制药设备

逆风中10倍增长的医疗公司,是躺赢还是卷

发布时间:2023/6/8 21:51:30   
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1123/9798110.html

一转眼,疫情持续了两三年,新冠快变成了“老冠”。人与新冠病毒的角力抗衡,还在继续。

面对新冠病毒防疫、诊断、治疗的巨大需求,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参与其中,在极限承压的状态下突破,逆风中收获财富机会,实现5倍、10倍、乃至百倍的业绩增长。通过梳理新冠疫情涉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可以发现,看似偶然的命运馈赠,其中有许多必然的要素。

我们盘点了近两年多在新冠疫苗、检测、特效药细分赛道中,业绩10倍增长的企业、以及未来有10倍增长潜力的企业。尽管在mRNA疫苗、抗病毒新药研发及上游原料、耗材领域,仍然有许多“卡脖子”的难题待解,但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动了起来,纷纷寻找下一个创造价值的财富密码。

一、新冠疫苗

00年,非典席卷而来,6岁的高强刚从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三四年,便和科兴生物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SARS疫苗研发。作为进度最快的企业,年下半年,科兴疫苗完成了临床一期试验;不过,年底最后一例非典病人出院,非典疫苗也成为封存的历史。

类似的故事,在年、01年的两次病毒性流感爆发时,相继重演:科兴拿到分离毒株、做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不久疫情结束。

17年过去,高强已经成长为科兴中维的总经理,00年新冠肆虐,他又冲了上去。在灭活疫苗技术平台的底子上,科兴从拿到病毒、到分装出第一批新冠疫苗,仅用了0多天,高强第一个接种了疫苗,和实验用恒河猴在同一天。7月,科兴疫苗在国内投入紧急使用。

相比新冠治疗药物,疫苗的人群基础以“亿”为单位,且在毒株变异的情况下,连续接种已成趋势,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暴富命运”埋下伏笔。之后,则是大家熟悉的科兴故事:超过7亿剂的全球供应量、去年多亿元的净利润,令一年前急中送钱的中国生物,净利润增长了4倍多。

1、靠底子,才能实现的研发加速度

生物疫苗,可以说是大公司的专属,如今数得上名号的疫苗公司,华兰、智飞、沃森等都有当年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班底。尽管业界公认灭活疫苗属于成熟技术,其研发难度,远低于mRNA疫苗、腺病毒疫苗等,但在研发、生产上各方面都有极严格的监管。科兴研发新冠疫苗之时,北京市政府紧急在大兴协调P生物安全实验室,供其使用。

尽管从保护效力上看,灭活疫苗不是最佳,但因为安全性高、研发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灭活疫苗也建立起了抗疫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7款新冠疫苗,除了5款灭活疫苗,还有腺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除mRNA疫苗技术平台外,国内企业在其它路线的研究都很靠前。

军科院陈薇院士和康希诺开发的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克威莎”,技术路线比mRNA成熟。不过技术方面,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基因片段设计、合成、病毒包被等制备工艺上,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幸而在新冠前,康希诺研究腺病毒已有多年,还曾与陈薇院士合作、创造了年研发出埃博拉腺病毒疫苗的世界纪录。

此外,以病毒为载体的疫苗生产工艺的平台通用性高,可以基于同一个平台,进行针对多种不同病原体的疫苗研发。因此,在天内,康希诺研发出国内首款腺病毒疫苗、也是唯一的单针新冠疫苗。

01年月,克威莎在中国附条件上市,后续在今年月又获批序贯加强针。业绩上,新冠疫苗的商业化帮助康希诺扭亏为盈;01年康希诺营收4亿,同比增长了多倍,净利润约19亿;其中近70%的业绩由海外市场贡献。

另一款于01年月在中国获批的新冠疫苗,是智飞生物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开发的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作为产业化最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之一,已运用到乙肝、流感和HPV疫苗中,也是全球临床管线中被采用最多的技术平台(WHO数据),当前丽珠集团、三叶草等也在研发重组蛋白疫苗。

智飞龙科马的新冠疫苗在国内主要是作为序贯加强针接种,并在海外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在印尼、哥伦比亚获批紧急使用。01年,智飞生物实现营收06亿元,同比翻了一倍;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倍。根据上半年的新冠疫苗业绩贡献占比推算,新冠疫苗为智飞生物贡献了约70亿元的年利润。

在新冠疫苗前,智飞生物约九成的收入来自于代理业务,最有名的是代理默沙东四价/九价HPV疫苗;新冠疫苗的收益和代理业绩,能否反哺给智飞加大研发投入,影响着市场对智飞的预期。

业绩大增,意味着既往的前瞻性投入,进入了收获期;但新冠概念股的增长持续性,是投资者们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