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前景 >> 业内未来510年,中国医药装备水平或与
m.zyzhan. 从差距来看,国产设备与欧洲设备相比,主要体现在原创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品牌效应三个方面。业内认为,这些也是未来10年内国产医药设备企业需要发力的方向。 其一,国产医药装备原创技术缺乏,部分核心技术、零部件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存在受限于人的局面,也难以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主要是因为国产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研发环节难以投入大笔费用,使得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不高。另外,过去我国医药装备行业也欠缺一些合理、稳定的针对国产设备研发的激励政策,科研人员对国产设备的自主研发缺少兴趣或浅尝辄止,使得国产医药设备整体研发基础薄弱。 其二,国产医药装备产品质量不高、性能不够稳定,多以低水平、重复生产为主,在市场上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上缺乏“话语权”。拥有充足经费的药厂采购者们往往倾向于采购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进口设备。 其三,国产医药装备品牌效应不够。由于国产化医药装备的标准、规范尚不健全,一些药机企业只能自行摸索打造设备,在缺乏具体参数的情况下,国产医药装备的品牌力度远不及一些国际品牌。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三大瓶颈问题呢?业内认为根本还是得解决人的问题,要建立与先进生产手段相匹配的员工队伍。 制药装备属于复杂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药学等多方面领域。为了夯实研发基础,提高原创技术水平,就需要培养和锻炼一批基础扎实、立足于科学前沿、掌握所涉足领域知识的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要磨合研发团队,努力学习“工匠”精神,才能钻研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国产医药装备。 此外,也需要相关的、持续的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国产医药装备企业深入研发原创产品。据了解,由于资金费用不足,很多企业只是生产、改进和销售那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仪器,通过提高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加部分功能、改进外观设计等方式来获得用户青睐。这种小修小改,和原创级别相比,又如何能相提并论呢? 近年来,可以看到以楚天科技、东富龙等为代表的药机企业都紧抓市场机遇,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立,努力提升国产医药装备的创新水平。此外,制药装备行业的标准正不断完善,鼓励支持高端制药装备发展的政策也在持续出台。对此,笔者认为,国产医药装备企业应树立信心,补上三大短板,先赶超自己,再与进口设备相媲美,加快国产替代进口的进程,助力国产医药装备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图文来源: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