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优势 >> mRNA疫苗之战莫德纳为何输给了辉瑞
作者
李拓
来源
果壳硬科技
mRNA新冠疫苗之战,最大的考验是供应链,因此莫德纳输给辉瑞,并不让人意外。
谁才是年mRNA新冠疫苗的最大赢家?现在,莫德纳(Moderna)给出了答案:是对手辉瑞(PFE.US)。2月24日,莫德纳(MRNA.US)年年报发布,全年mRNA新冠疫苗Spikevax的销售额为亿美元,售出疫苗8.07亿剂。远不及辉瑞-拜恩泰科(Pfizer-BioNTech)的新冠疫苗Comirnaty的成绩:生产30亿剂(交付26亿剂),销售额.81亿美元。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时,莫德纳不仅市值远高于拜恩泰科,而且拥有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mRNA新冠疫苗……那时的一切都很美好。为什么如今这家明星公司还是输给了对手?
从年人类首次发现mRNA,到年开始大规模制造mRNA疫苗,人类逐步完善了mRNA疫苗的理论与实验,并形成了复杂的专利网。
相关数据显示,拥有最多专利的是德国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其次才是莫德纳和拜恩泰科。但真正让mRNA疫苗大放异彩的还是后两家公司。年以前,莫德纳的老板是媒体常客,拜恩泰科则异常低调。这家德国生物科技公司自成立后,就一直闷头做研究、发论文。新冠疫情爆发后,莫德纳变得低调,拜恩泰科则在年4月宣布,与辉瑞达成合作研发mRNA新冠疫苗,并获得辉瑞1.85亿美元的预付款(含约1.13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并有资格获得未来高达5.6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潜在总对价为7.48亿美元。此后,关于拜恩泰科mRNA疫苗的故事,话事人都成了辉瑞。事后,尽管有美国官员认为这是“美国制药史上最大的营销政变”,但如果不与“宇宙药厂”辉瑞合作,拜恩泰科的疫苗绝无可能超越莫德纳。辉瑞在供应链领域的压倒性优势,则是最直观的证明。
mRNA疫苗:全球化供应链竞争
在mRNA新冠疫苗进入大规模生产后,终于迎来最严峻的考验——因为全球疫苗需求基数大。加上疫情持续反扑,导致mRNA新冠疫苗的生产供应链遭遇了原料、生产组件、周边物料(包括包装mRNA原料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罐装疫苗的中硼硅玻璃瓶)和生产人员的短缺。两家公司选择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它们的不同命运。拜恩泰科背靠辉瑞好乘凉,莫德纳使用分包模式,找CDMO代工,模式更保守,效果也更差。由于专利、供应链等条件限制,导致莫德纳在制造过程中受到诸多环节拖累。而这一切,都要从脂质纳米颗粒(LNPs)说起。
一、用现有技术vs从零制造设备。
脂质纳米颗粒是制造mRNA疫苗的重要成分,其作用在于保护mRNA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并将mRNA送进细胞内。它包括四种成分(胆固醇、磷脂酰胆碱、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和聚乙二醇化磷脂)。其中可电离阳离子脂质最初专利归阿奎塔斯(AcuitasTherapeutics)所有。辉瑞-拜恩泰科选择购买非独家授权,并从CrodaInternational采购四种原料;莫德纳从德国的CordenPharma采购四种原料。不过,为绕开LNP专利,莫德纳研发了名为LipidSM-的自有专利阳离子脂质(尽管该专利与ArbutusBiopharma公司还存在争议[7])。辉瑞-拜恩泰科、莫德纳疫苗简单成分表
资料:Jonasneubert.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