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繁琐的结晶实验,也能实现自动化吗

发布时间:2023/11/26 19:55:57   

药物研发领域对于开展药物固体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了确保药物固体形态研究的完备性,每一个药物分子的晶型筛选通常都需要进行上百组实验。而大量的实验操作则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及较多的物料支持,因此较长的研发周期和繁琐的人工实验流程导致的低效问题是目前药物固态研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关。为了节省人工资源,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重复性实验操作的效率,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药物结晶领域。

1目前自动化晶型筛选都有哪些自动化设备?

药物固体形态筛选实验包括大量加粉、加液、控温等重复性工作。针对这些实验模块,有较多的自动化实验设备被投入结晶实验中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加粉方面,Mettler-toledo的自动粉末定量加样系统可以被用来替代实验员的人工称量过程;而Hamilton的高通量自动移液设备(图1)也被应用于晶型筛选中大量的加液操作。

图1

Hamiltonautomatedliquidhandlers

图片来自Hamilton公司官方网站

为了更好的实现晶型筛选实验的自动化,研发人员将各个独立的模块组合起来,进一步达到一站式结晶的目的。目前,Hamilton公司的MicrolabSTAR设备(图2)和Unchained公司推出的BigKahuna设备(图3),都已经较好的实现了各模块的集成,并成功应用于药物固体形态筛选领域。

图2

HamiltonMicrolabSTAR内部构造

图片来自Hamilton公司官方网站

图3

Unchained公司生产的BigKahuna

图片来自Unchained公司官方网站

2自动化晶型筛选实验的流程

这里以BigKahuna设备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自动化晶型筛选实验的流程(图4)。整个自动化结晶设备主要分为加粉模块、可加热的加液模块、可加热的过滤模块和结晶模块。

●1.加料

首先,实验设计人员在程序中对每个步骤的机器操作进行设置,并完成料斗中固体粉末和所需溶剂的备料。然后,技术人员启动自动化结晶实验的程序,仪器将按设置顺序在96孔板上进行加粉、加液操作。

●2.过滤

由于结晶实验对于晶种的存在十分的敏感,晶种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难以复现,因此96孔板中的所有实验都需要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模块可根据实验需要,加热至室温~℃的任意温度;同时,过滤模块良好的密封性也可以阻止溶剂的挥发。过滤模块会自动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转移至结晶模块中。

●3.结晶

结晶模块由96通量的塑料管和与之密封的玻璃基底组成。根据程序设计的结晶实验会在其中自动进行挥发、溶析、悬浮、降温等操作。结晶实验完成后,将溶剂使用注射器移除,结晶模块将被拆卸。结晶实验得到的固体留于玻璃基底上,可以直接进行高通量XRPD或Raman测试。

图4

BigKahuna的4个模块,分别为加粉模块、加液模块、过滤模块、结晶模块

图片来自Unchained公司官方网站

3自动化结晶技术有哪些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晶型筛选实验,自动化技术在药物固体形态研发领域的优势如下。

首先,自动化结晶设备将多个结晶实验所需的模块集成于一个设备上,并实现了结晶流程的全自动化,研究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置程序即可让该设备一站式的完成结晶实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可能发生的人为错误。

其次,由于使用了96孔板作为实验载体,每个实验所需的样品量极少。个结晶实验只需要大约1g的样品。较少的样品需求量对于样品量稀缺的早期固体形态研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早期进行盐型筛选和共晶筛选时,使用此类高通量设备,可以覆盖更多的配体和溶剂组合的筛选实验。

4自动化结晶技术面临的挑战

目前,虽然自动化结晶技术在固态研发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可部分代替人工进行筛选实验,但是对于有较大希望通过IND或已进入临床阶段的重磅管线,无论是API化合物本身还是合成的中间体,药企依然会更为依赖人工的固态筛选实验结果。主要还是由于现有的自动化结晶设备存在着以下几个待完善之处:

●1.实验柔性差

同一块96孔板上的所有实验的结晶方式必须完全一致,它们之间的区别只能来自于加入的起始物、配体或溶剂。这种较差的柔性不仅影响了筛选实验的多样性,实验的设计上往往也不得不进行一定妥协,无法进行最理性的实验设计。

●2.结晶方法不如人工实验丰富

目前的高通量自动化结晶设备,在结晶方式上只支持挥发法、溶析法、降温法和悬浮法,无法进行其他类型的结晶实验,如晶型筛选中常用的气相扩散法或其他固相转晶方法。

●3.实验现象反馈滞后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自动化结晶设备的实验过程,由于缺乏监测手段,相比于人工实验,缺乏有效的现象反馈。所有实验都只是按照设置好的程序进行,无法得知每一个步骤后发生的实验现象,更无法根据实验现象来进行实验程序的修改。

●4.直接采集的表征数据质量不高

在高通量自动化结晶实验中,最终产物的量较少且使用了玻璃基底进行XRPD表征,相比于人工实验中将足量样品置于零背景硅片上采集数据,采集到的XRPD结果数据质量较差。其软件提供的晶型分析结果,由于其本身的数据质量和聚类算法的局限性,无法被直接采信。

●5.实验结果难以重现

由于高通量的方法所用样品量、加入液体量都极小,和传统实验室级别的结晶实验有较大差距,放大到实验室级别时,实验结果时常会难以复现,更难以将此类筛选里使用的条件直接转化为结晶工艺条件。

根据研究人员的经验分享及市场反馈,目前已有的高通量自动化结晶设备在药物固体形态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的进步性,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工作交托机器来完成。许多药企也对使用这类设备进行早期的药物固体形态研究有一定的认可度。然而,这些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理性的实验设计和自动化结晶的进一步应用场景。

直播推荐

那么当前常规自动化固态化学研究的局限性该如何克服,药物研发过程中新技术、新方法如何打破目前自动化技术的困境?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自动化技术与药物固态化学的全新结合方式,药融圈特邀晶泰科技自动化固态化学专家宋正天博士,于年1月5日19:30-20:30与各位线上相聚,共同学习自动化赋能的药物固态化学研究。

关于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是一家以智能化、自动化驱动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药物发现一体化解决方案。晶泰科技首创智能计算、自动化实验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药物研发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三位一体的研发平台,通过专业的服务助力客户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

晶泰科技的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将基于云端超算数字化研发工具与先进的实验能力进行整合,形成高精度预测与针对性实验相互印证、相互指导的研发系统。作为全球先锋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之一,晶泰科技已建立起一整套量子物理干实验室与先进湿实验室紧密结合的研发迭代流程,挑战传统研发的效率瓶颈,赋能新药研发实现创新速度与规模的突破。

关于药融圈

药融圈PRHub旨在帮助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及商务拓展服务,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制定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翻译-降维-场景化”将客户的品牌信息以直白易懂的方式被公众知悉,同时在流量渠道覆盖万+垂直用户基础上实现合作目的,帮助合作伙伴完成从品牌开始到商务为终的闭环营销服务。我们已经完成了数十场线下0人规模的生物医药研发类会议,涵盖小分子新药,大分子新药,改良型新药,BD跨境交易等领域,品牌会议包括中国国际生物及化学制药产业大会(人以上),仿制药峰会(人以上),新药创新者系列峰会(0人以上),服务了百余家上市/独角兽/生物技术/制药企业。

药融圈生物医药生态圈合作伙伴:凌凯医药、福抗药业、汉瑞药业、深圳华溶、健元医药、济民可信、则正医药、亚瑟医药、苏州亚科、青木制药、昭衍新药、阳光德美、成都先导、方达医药、百诚医药、慧泽医药、艾奇西医药、汉康医药、南京生命能、赛默飞、梅特勒、ProteinSimple、赛多利斯、思拓凡、苏州晶云、中科普瑞昇、康日百奥、宜明细胞、珠海亿胜、格林泰科、三优生物、百奥赛图、杭州皓阳、申基生物、金斯瑞蓬勃、原启生物、翰思生物、爱思益普、迈威生物、晶泰科技、英矽智能、汉库医药、嘉树医疗、浙江齐蓁、简然实验室、卓亚医药、山东川成医药、山东诺明康、恒兴医药、华益药业、海纳医药、广州帝奇、伊诺凯、鹰谷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0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