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发布时间:2024/7/31 14:23:55   

在制药行业中,生物类制药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中的发酵,原材料,溶剂,半成品,洗涤以及提取等。因为过程中操作步骤比较多,原料结构复杂,中间产物难以判定,溶剂浓度高等。主要特点表现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多,色度重,异味重等。

在处理的过程中,有诸多难点,比如废水是和产品、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密切相关,冲击负荷大,运行参数控制不稳定。从抗生素制药的生产原料及工艺特点中可以看出,生物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溶解性和胶体性固体浓度高,pH值经常变化,温度较高,带有颜色和气味,悬浮物含量高,易产生泡沫,含有难降解物质和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并且有毒性等。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预处理,厌氧和好氧工艺。其中,预处理主要有:混凝法、气浮法、微电解、芬顿反应、催化氧化等。厌氧工艺主要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消化,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等。好氧工艺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CAS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所使用到的设备是比较多,工艺流程也是复杂的。对于难以处理的,可以分类处理。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靠设计,每个制药企业废水都是不尽相同的。结合生产过程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废水处理工艺可以针对静态废水水质,也要能够应对动态废水。当水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自行条件投料或参数,改变环境条件,使得废水处理有效。

生物制药一般的工艺流程要经过预处理、调节池、曝气反应池、活性污泥法等。根据水质的特点,也有根据情况使用厌氧工艺等。

1.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一定要先进行灭活处理,然后才能进入处理流程。经过灭活的废水,要经过格栅过滤,将残值或大颗粒的物质都给过滤掉。剩余的废液,可以采用铁-碳电解,可以去除降低有机物,去除色素。不过这种方法比较慢,成本相对高。进行氧化过程,一般都会采用芬顿工艺。有单独使用芬顿,也有配合物理方法进行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配合使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预处理的最后,是要进行混凝和沉淀。最大程度上提高制药废水的生化性,增强后续降解净化的有效率。预处理的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后期处理能不能达标,处理成本会不会增加的问题。

2.生产工艺是间歇的,废水处理也应该是间歇的。处理之前,要对水质进行调节。比如温度,pH值,稀释等。在工艺设备中,有的会使用自动调节功能,根据监测到水质指标的变化,适当进行启动和停止,从而确保后续工艺正常进行。如果这个步骤处理不好,后面的工艺很可能事倍功半或不达标,如果发现了问题,大多是在这个地方。

3.生物制药废水的有机物很多,特别是溶剂含量高,如果能进行回收的,可以先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可以采用化学反应比如氧化法降解。直接让微生物和高浓度的有机物接触,是很难进行反应的。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将污染物中的有机大分子降解为无机小分子或气体。

4.活性污泥法:连续的氧化反应,使得废水中的有机成分降低。此时,采用SBR反应作为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它继承了活性污泥自身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好氧和兼氧净化的功能。整体处理效率高,能够高负荷运转,降低冲击,处理效果明显,出水水质稳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6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