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介绍 >> 疫情切断中国进口供应链哪些行业风险最大
来源:《财经》杂志
疫情切断中国进口供应链,哪些行业风险最大?
文
徐奇渊
疫情在国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各地均开始积极复工复产。但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势头进一步加剧,确诊病例数仍在激增,目前境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40万人(截至3月26日),其中欧洲和美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灾区。
在此背景下,主要疫区国家的防控措施逐步升级,这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所在国家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以及欧洲、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供应链也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对于部分行业这一问题将尤为突出。
我们的分析显示:在中期,如果疫情全球进一步扩散并持续时间较长,进口供应链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对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带来瓶颈制约。从短期来看,中国进口供应链面临的外部风险,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一,供给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汽车行业、机械设备、发动机类、化工产业、医药行业、航空航天。第二,供给冲击影响较小的行业:黄豆、半导体。第三,暂时不受供给冲击的行业:棉花、铁矿石和煤炭。不过,一些行业在需求端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所以相应的供给冲击暂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我们基于联合国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结合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情况来选取重点国家名单,然后从国别、产品两个视角,对中国进口供应链的风险进行初步的观察。为了确定国家名单,我们观察了中国进口的前十大来源地,以及当前疫情在各国的扩散情况,我们选取了以下国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和韩国。按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九个国家又可以分为三类:暴发期国家,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观察期国家,澳大利亚、巴西、日本;控制期国家,韩国。
图1各类进口品中,9个主要国家的占比
数据来源:UNComtrade数据库年中国进口数据,根据HS2位码及4位码将产品分类进行整理和计算。详细的分类说明,请见附录1。以下分析均基于该图中的数据。
美国供应链的风险
在中国总体进口当中,从美国进口占比排名前三的商品是: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类、发动机类、棉花,占比分别高达54.4%、42.0%、33.6%。另外,在光学影像器械、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铝及其制品、农产品(大豆)、机动车辆、医药产品和纸制品及原料等商品,美国进口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进口占比均在10%至25%之间。
总体上,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品、大宗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具体而言,在发动机类中,涡轮机、燃气轮机及其零部件(HS、、、、)占比较高,均超过30%。化工产品中以催化剂、反应试剂、培养基为主(HS、、、),数额颇多,占比在47.0%至66.8%。医疗产品中以血液、血清、免疫产品,绷带、纱布,药品和腺体器官及其提取物(HS、、、)为主,占比在20.9%-31.3%。半导体产业中,进口主要分布在存储设备(HS)与半导体制造设备(HS),占比分别为16.3%和13.2%。
当前美国疫情日益严重,政府和公司正逐步采取暂时停工停产的防护措施,在汽车行业,根据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