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纵观国内外关于合作网络层面的多样性特征方面的相关文献,学者们对研发网络、联盟组合等合作网络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较为深入且数量较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合作网络的多样性特征表现为连接多个跨越组织或地理边界的不同知识源。多数学者基于多样性研究视角,根据属性将合作网络层面的多样性划分为组织多样性、地理多样性等维度。

(1)组织多样性,张妍和魏江从研发网络情境视角出发,将研发伙伴多样性定义为:在企业自我中心网络中,企业的研发伙伴冲破组织或地理边界壁垒,从而连接多个知识库的差异性程度;这同时反映了企业的研发伙伴在资源要素、创新能力、知识基础方面存在差异。学者们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合作伙伴的多样性是指来自不同组织、不同地域的合作伙伴在资源、能力、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差异化程度。

其中,组织多样性是指焦点企业的研发伙伴来自多种组织类型的程度,组织类型越多,组织多样性程度越高。从所有权角度可以将合作创新伙伴分为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从产业链角度可以将合作创新伙伴分为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以及下游企业;从主体类型角度可以将合作创新伙伴分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用户、政府和行业协会等。

组织多样性还能反映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数量。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合作创新伙伴,从而实现创新主体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更好地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

在研究开发阶段,企业与学研方(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合作,获取企业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可减少不必要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合理分摊技术创新风险;进入商业化阶段,企业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合作,力求冲破市场禁锢,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协同效应,使创新成果快速拥有商业价值,使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最大化,实现合作共赢。

(2)地理多样性,地理多样性,顾名思义,是基于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国家的多样性特征。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在制度环境、教育水平、文化及社会习俗和创新生态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导致不同地理区域的合作伙伴具有各自特色的行为模式,可能会影响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交流。

BeersZand认为,地理多样性可以帮助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如用户偏好、市场规范、作业环境和经济适应性等。地理多样性通常采用国家或区域进行分类,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国家多样性和区域多样性。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以及社会规范,甚至可以发现在同一个国家内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区,上述方面也是有差异的。

因此,我们有时需要对地理多样性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当小范围的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各个大范围的合作伙伴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交流、产学研合作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

区域多样性是在国家范围内考察不同地区合作伙伴的多样性特征,相比于国家多样性,它的差异程度是很低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国家多样性上。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区域多样性的内涵界定为:在国家创新体系内,企业的合作网络成员来自不同区域的多样化程度。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网络视角研究技术多样性。Phelps将网络技术多样性定义为联盟合作伙伴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与网络内其余合作伙伴企业以及焦点企业之间的差异程度。

杜俊枢和郭毅认为网络技术多样性描绘了网络中不同成员间技术的差异程度及分布情况。JiangTao通过研究联盟组合多样性,认为治理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产业多样性是基于不同产业的多样性特征。陈劲等在实证研究中,基于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业、制药业等九个行业测量产业多样性。

合作网络多样性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资源与知识的多样性是合作网络多样性的本质要求,其含义是企业能够在异质性的合作伙伴之间获取、传递、整合知识资源,进而实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目标。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研发联盟、供应商网络、科学合作网络等合作网络层面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维度的多样性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1)组织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国内外学者对组织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直接效应、影响机理以及效应产生的边界条件等方面。关于组织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关系,学术界的观点大致可概括为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组织多样性与创新绩效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Rooksetal从合作伙伴类型角度出发,探讨了企业研发联盟组合中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指出企业研发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杨震宁等对来自八个行业的家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研发伙伴的多样性(包括组织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

陈立勇等基于制造业家上市公司—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员多样性、网络关系强度都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Hagedoornetal深入研究了联盟组合中合作伙伴多样性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合作伙伴类型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

但是,具有较高合作伙伴类型的多样性与高相关性的联盟组合导致了较低的创新绩效。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联盟组合中合作伙伴类型的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部知识环境的负向影响。联盟组合合作伙伴多样性与知识利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组织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关系。基于家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张妍和魏江认为焦点企业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研发伙伴获得互补性知识、能力及设备等,研发伙伴组织多样性会积极地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而倒U型的曲线关系未得到证实。

殷俊杰和邵云飞基于资源观视角探讨了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具有多样性特征的联盟组合伙伴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来源。Degeneretal对德国生物技术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伙伴多样性与企业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联盟管理能力在两者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组织多样性对创新绩效具有负面影响。比如,Bengtssonetal发现,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多样性抑制创新绩效的提升。

(2)地理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对于地理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持有的观点是,地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有积极影响。有研究发现,联盟组合地理多样性能够增强制造能力对初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这是由于初创企业的制造能力还有所欠缺。

郭磊基于家中国电信制造业后发企业—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知识来源的地理多样性会正向作用于后发企业创新。张妍和魏江对中国家医药制造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伙伴多样性会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而企业研发伙伴多样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未得到证实。

毕静煜和谢恩基于构建企业研发联盟组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多样性均正向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嵌入性增强地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却抑制关系强度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RD联盟组合规模在地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中发挥抑制作用,但对关系强度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并未得到证实。

还有部分学者发现地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杨震宁等基于政治嵌入视角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伙伴的地理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政治嵌入弱化了研发伙伴的地理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外研发的地理分散度会抑制创新的平均价值。

(3)网络技术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不同于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网络技术多样性体现的是合作伙伴之间技术组合的差异性程度。现有研究表明,合作伙伴之间的技术差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BasitMedase论证了来自私人和公共部门的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的知识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并验证了知识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

杨靓等将知识多样性划分为学科多样性和技术多元化两个维度,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合作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多样性在网络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起中介作用,技术多元化也在两者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学科多样性还在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进行学科多样性和技术多元化均有利于其提升技术创新产出。

于茂荐和孙元欣基于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供应商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能力在供应商网络技术多元化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此外,SarpongTeirlinck研究发现,产业合作伙伴与企业创新之间、科学和国际合作伙伴与新产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该研究还发现,合作伙伴的类型和地理分布差异与新产品正相关,与多元化的产业合作伙伴的协同增强了企业创新动力,科学合作伙伴多样性增强了企业创新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平衡性。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知,现有研究主要从组织、地理、网络技术、产业和功能等维度探讨合作网络层面的多样性特征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学者们从单独考察多样性的某一个维度发展到研究多维度的多样性,有助于给高阶多样性理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争议的关系提供一些启发。

因为不是所有合作网络多样性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都一致,所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多样性在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方面的差异显得尤为必要。研究者还需要考虑多样性的各个维度可能不是相互独立的,合作网络多样性研究不仅需要考虑各个维度的不同作用,还要考虑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因果关系。

(2)国内外学者在开展研发网络或联盟组合多样性特征研究时,在概念界定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部分研究没有从源头或理论依据上解析合作网络多样性的内涵,忽视了对事物事理解释或理论机理的研究,造成其概念适用的情境和范围不恰当,特别是对于组织多样性这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现有研究对其概念的界定和测度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

(3)在合作网络多样性的测量上,今后的研究还有待根据理论基础来考察多样性测度的适用性,从而强化该构念的信度与效度,保证这种测度真正地反映学者们想测度的技术创新领域的多样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7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