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药明康德基本情况发展理念和发展历程介绍

发布时间:2022/10/8 14:40:01   
北京专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基于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于健康的愈加重视、国家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得创新药的利润相当可观,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型药企投入到新药研发的工作中。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报告,生物医药领域的单一产品的毛利率能达到80%以上。但是,尽管创新药的利润巨大,其行业壁垒高、研发风险高的特点,让不少中小型药企望而却步。

首先,研究开发本来就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科研能力和实验室专用的昂贵机器设备。其次,研发本身的风险就非常高,即使有足够的人、财、物的投入,花费了漫长的研究时间,也依然面临着研发失败的风险。再次,专利保护是有期限限制的。当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届满,专利技术会进入公共领域,出现大量仿制药。仿制药凭借更低廉的价格会严重挤压品牌药的市场,使得品牌药的营收、利润大幅下降。因此,面对新药研发的投入金额大、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和“专利悬崖”的约束下,药企对于创新药的研制面临多方面的现实困境。

如果将医药企业对新药的研发工作比作“掘金者”,那么药明康德所处的医药外包行业是对于新药研发工作起辅助作用的“卖水人”。一些大型药企将重复繁琐、耗费时间精力的环节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专业组织机构,以便将资金和注意力聚焦在关键利润环节上。在此背景下,医药外包行业应运而生。医药外包企业的目标是代替客户完成部分或全部的药学或生物技术研究,负责从药物开发到审批上市的部分或全部工作。与其客户制药企业相比,医药外包行业的收益风险更低。

一般而言,该行业通常有FFS(固定费用制)和FTE(基于完成进度支付费用制)两种盈利模式。在该种计费方式下,医药外包企业都能拿到固定报酬,而与新药最终是否能成功推向市场的结果无关。因此,相比之下医药外包行业的业绩更加稳定、发展速度更快。另外,外包作为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在短期内组织起一个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人才队伍,就能为制药企业提供服务。

药明康德的创始人李革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制药公司PDD担任创始科学家、科研总监。他的加入让PDD科研实力大增。年,李革博士受邀回母校北大进行演讲。在此期间,他对国内的医药研发市场进行了考察,发现国内并不缺少拥有技术和聪明才智的同行,但是受限于当时的中国医疗行业状况,缺少资金、机遇和好的平台,导致当时国内药品市场97%以上都是仿制药,缺乏先进的原研药。

因此,看到国内市场未来巨大增量的前景,李革博士萌生了回国制造原研药的想法。年创业初期,在筹建实验室的过程中,他发现国内的市场一些实验设备等资源不仅在市场上买不到,甚至连专门的生产厂家都没有。如果按照当时欧美的标准去搞科研,基于当时中国匮乏的医疗条件难以实现。李革博士想起之前的老东家PDD公司是靠着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起家,之后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基于原研药投入过大、风险过大、我国医药行业资源配置缺乏等问题和外包行业盈利更稳定、建设成本更低的特点,他选择了医药外包行业,利用专业背景为药企研发新药提供先进技术,提高研发效率;避免药企独立研发环节出错前功尽弃,缓解研发压力。

自此,开启了药明康德医药外包服务之路。虽然从事的是外包行业,药明康德的定位却和一些通过简单重复劳动赚钱的外包公司不同,一般外包公司的服务重点在于“制造”,而药明康德的服务重点在于“研发”,以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作为发展导向。在创立之初,李革博士就规划VIC商业模式,通过业务赋能和资本赋能的路径方式,在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医药领域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

在该商业模式下,药明康德参与研发项目的外包行为并不是简单的辅助活动,而是凭借其对药品研发的专业性把握、对研发成功概率的合理评估以及对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找到优质的投资标的,并为其提供资本支持和专业技术服务,让客户能够专注于新药研发上,不必担心资金周转不灵、研发瓶颈等问题,能够让项目顺利进行。并且在计费方式上放弃惯常的风险低、收益低的固定薪酬方式,采用和药企风险共担的方式,降低原有的固定服务费、放弃部分短期利益,帮助客户完成新药商业化后,进入业绩兑现期,享受未来5-15年的销售收益分成。基于将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于一体的“VIC”商业模式,药明康德通过自身领先的技术能够对冲研发失败的风险,在收入上获得了滚雪球效应。

药明康德的发展理念

从年药明康德建立起,其董事长李革就将公司定位为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并区别于一些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外包公司,选择了新的赛道,将重点放在研发辅助上。从创始至今,药明康德就在做一件事,即打造一个赋能平台,降低新药研发的门槛,从而推动更多的新药上市。年,董事长李革将该赋能平台定义为集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医药外包服务)于一体的大健康和投资平台,解决生物医药行业筹资难、知识产权流失严重、药企独立研发太过琐碎风险又高等问题。借助于该平台,能够有效降低药企的研发项目筹资压力和研发失败的风险。

由此可见,药明康德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其打造的VIC(VC+IP+CRO)赋能平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药明康德通过拓展研发业务和资本运作两大手段,逐渐完善产业链上细分领域的布局,为顾客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增强顾客粘性。随着药明康德自身实力和资金链的增强,不再满足于仅仅帮研发项目找风险投资,而是跻身资本行列,发现有合适的投资标的,通过收购、并购等手段丰富自身研发实力,或投资有潜力的项目、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获得成长后的红利。

董事长李革将这种新平台模式总结为“新药研发的马拉松”。他认为新药研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跑道,从小分子发现、到研发、再到上市审批,中间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过程。而医药研发外包能够帮助制药企业减缓压力,每个人只需要完成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借助该商业模式,药明康德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并带动医药外包行业从制造向研发方向转变。

药明康德的发展历程

药明康德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业务赋能-年是药明康德VIC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年,药明康德在江苏省无锡市成立。刚处于创业初期的李革面对当时国内实验设备缺乏、新药研发底子严重薄弱的现状,认为基于这样的背景按照欧美标准去做原研药显得不切实际。他无意中发现自己作为新药研发基础的模型分子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一家美国的药企,对方基于他的学历和专业能力同意合作,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因此,李革萌生了想要做医药外包服务的想法,放弃做新药研发的定位、而选择为药企的新药研发提供服务。选择新赛道后,药明康德作为中国最具专业研发实力和背景的医药外包公司,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建立起大型实验室,经营状况一路腾飞,并取得了成本领先的地位。

年,药明康德作为中国区唯一的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参与了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全球制药业年会,为药明康德争取到了更多利润可观的订单。李革认为,开展外包活动不是仅仅为了获得收益,而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通过参与科研技术更先进的外国药企新药研发项目,能够吸收技术经验,学习搭建研发平台和药物前提储备库,掌握更多核心技术、领先技术,得到更多客户的信赖和高质量的订单。该经营方针也为药明康德带来了可观回报,在年药明康德于美国纳斯达克纽交所上市。

因此,在-年的阶段,药明康德主要工作是开展工艺研发技术的深入学习和跟踪服务,挖掘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潜在价值。药明康德通过制定跟随药物分子发展阶段扩大服务战略,在新药研发早期阶段介入其中,拓展至商业化生产阶段布局服务,掌握各环节生物分析、生物新药开发、工艺研发等能力。试图通过长周期的服务和更先进的研发条件,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0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