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资源 >> 泰林生物研究报告细胞装备升级,增长动能切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证券/孙建,邱世梁)
1.泰林生物:细胞装备升级,增长动能切换泰林生物:受益于CGT领域资本开支增长,我们认为-年公司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于产品结构升级。
①业务构成:公司培养器(-年收入约占比30-35%,下同)、无菌隔离器(占比25-30%)、VHP灭菌器TOC分析仪(两者之和占比15-20%)销售占比相对高,年公司细胞制备/分装工作站占总收入比例约为1.9%,我们预计-年细胞制备/分装工作站收入占比有望达到10%以上。
②存量业务增长趋势:我们认为,微生物检测和灭菌设备(培养器、灭菌器、分析仪等)市场增速稳健、竞争者分散,且公司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销售基础,我们预期保持稳健增长。
③新业务增长趋势:年三季报合同负债余额近万元且主要由隔离器系列产品贡献,一般装备公司在订单付款30%且未发货时计入合同负债,从合同负债趋势和行业资本开支趋势看,我们预期-细胞制备/分装工作站收入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2.行业:CGT研发+封闭无菌监管驱动2.1.临床销售:早期管线为主,中国占比高
临床及销售:年早期管线增长快,我们预计CAR-T全球销售额15-20亿美元。①在研管线:根据NatureReviews总结,年全球细胞治疗在研管线快速增长,截至年4月全球CGT在研管线约个,其中CAR-T管线占比最高(数量占比约56%)、临床早期项目占比高(CAR-T临床前+临床1期+临床2期数量之和占比约99%)。②市场空间:以诺华及吉利德两款CAR-T产品销售额看,Q3两款产品单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速在20-27%、1-9月销售额各约4-5亿美元,我们估计两款产品在年销售额之和有望达到12-15亿美元;假设Q4销售额与年其他季度销售额持平,我们估算年全球CAR-T产品销售额约15-20亿美元。
中国研发:项目数量增速快、早期管线占主体,研发产能建设是中短期资本开支的重点。我们整理了Clinicaltrail上中国发起的、活跃/在招募的CAR-T临床管线,-年中国CAR-T临床一期及二期项目增速快,虽然年略有下降,但我们认为可能和疫情有关,防疫常态化下临床项目增速有望持续。我们认为,中国临床早期的研发管线可能仍未未来5年资本开支建设主体,研发产能对生产成本相对不敏感,但是对生产合规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单一实验室的生产装备需求量相对较低,随着越来越多管线走向临床后期及商业化,我们预期建设投资有望持续提高。(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设备环境:封闭自动化是趋势,隔离系统是替代方案
研发/生产环境:封闭、无菌是GMP管理的重点。根据ISPE指南原则,可以从系统完整性和单元污染可能性两个维度把药品研发/生产环境划分为洁净室、RABS(RestrictedAccessBarrierSystem,受限生产隔离系统,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隔离器。根据年发布的《GMP附录-细胞治疗产品》,“宜采用密闭设备、管路进行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操作;密闭设备、管路安置环境的洁净度级别可适当降低”,且把细胞治疗产品、病毒载体、质粒的生产操作环境划分为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C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C级和D级等4个级别,我们认为封闭、无菌环境是CGT产品研发/生产GMP管理的重点,随着研发管线推进和商业化增多,RABS和隔离器系统有望逐步推广。
需求:隔离器/细胞工作站占比极低,研发设备偏爱赛默飞等海外厂商。根据上文对中国及全球CGT在研管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研发设施及产能建设可能是近3年资本开支的主体。我们研究了30+份中国CGT实验室及生产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评价书,从投资建设的角度看,①环境:以洁净室+生物安全柜为主,少有隔离器产能(仅2-3个案例出现隔离器,涉及厂家包括泰林生物、东富龙、力康等);②设备:2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离心机为用量大的必选项,与制备产能大小正相关;③品牌:生物安全柜、流式细胞仪等以赛默飞为主,冰箱、超净台等少部分设备国产化率相对较高。
厂商调查:自动化、封闭化是趋势,隔离器整体应用有限。中国投资情况与海外统计结果相一致:根据CRB在年的调查统计,CGT公司(制药+CDMO公司)的研发和生产环境中,仅9%采用隔离器+C/D级环境,约25%采用封闭系统+C环境;从发展趋势看,大部分公司认为封闭、自动化系统可能在短期影响CGT的生产/研发管理,选择隔离器生产的占比相对较低(约占比19%)。
我们的观点:细胞工作站符合GMP监管方向,替代的是“洁净室+生物安全柜”开放式系统。相比于传统洁净室搭配生物安全柜的应用,细胞工作站在隔离室中集成了CAR-T细胞研发/生产过程中细胞分离、激活、修饰、扩增、收获、冻存等多流程,全程无菌环境的日常运维成本低于洁净室,但初始投资成本相对高(从固定资产角度看,赛默飞生物安全柜在网络采购平台售价约10万元/台,意大利Comecer的细胞制备工作站售价约万元/台,国产对标品牌售价约万元/台;洁净室建设成本一般与面积、洁净等级有关,占CAR-T生产固定成本的10-15%)。我们认为,细胞工作站的优点是符合GMP监管对封闭式无菌操作管理的要求,柔性、定制化设计可以集成多个生产环节,配合机器手臂等可能加速自动化无菌操作;缺点是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生产研发过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相对较差,后者制约了细胞工作站的推广和应用,我们认为这也可能和商业化产能需求相对较少有关(大规模生产下细胞工作站运维成本更低)。综合考虑细胞工作站的优点和确定,我们预期细胞工作站可能在未来CGT产品的研发/生产环节占据相当比例,与“洁净室+生物安全柜”组合共存。
封闭自动化生产系统推广的优点:Disposable成本占比上升,整体成本下降,符合低成本、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要求。集成化、封闭式、自动化CART生产系统有望降低37%的生产成本。主流封闭式CAR-T生产系统基本都为外资品牌研发(如美天旎的CliniMACSProdigy、博雅/ThermoGenesis的AXPⅡ系统/X-LAB/XWASH/PXP系统等),大多在洁净室开放条件下应用,设备相对较贵但操作便捷。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