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前景 >> 你绝对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谁告诉你的
作者
良大大
来源
良大
Hi~我是良大。
今天想和各位聊聊认知和财富的关系。
你一定听过一句话:
“你绝对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这话几乎成为了金科玉律,很多文章都以各种方式讲过这个观点。
但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这话难道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我觉得有很大问题,我不是说全错,而是说存在巨大的瑕疵,万万不能当成真理。
我直接说我的结论吧:
你不但要赚认知以内的钱,还要敢于赚认知以外的钱。
当然,我说的并不一定正确,但是最起码能让你的思维多元一点,巴菲特老爷子也说过,投资不能认死理,要多元思维。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抬杠,我们需要定义一下“认知”这两个字。
我采取百度百科的定义:
认知是指通过思维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而获取知识。
这样看来,“你绝对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可以说成是,你必须完全懂得这个领域的知识,才能赚到这个领域的钱。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聊聊。
1
认知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认知,一种是专业认知。
啥是基础认知呢?很简单啊,我们上学读书,不就是在学习基础认知嘛,如果你算数都不会,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这种认知是普通人都具备的,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性。
那啥是专业认知?就是掌握了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科学类,比如,生物学、化学、工程设计;另一种是软科学类,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
你看,啥都怕拆分,一拆分,很多明眼人就看出问题了。
啥问题呢?
那就是硬科学领域比较容易靠认知赚钱,比如,你是生物制药的专家,研究了一款防御率%的疫苗,能赚钱吗?赚死你。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问题在哪儿呢?问题在于,这种赚钱方式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就好比,你现在35岁了,以前做销售的,现在想研发新药,有问题吗?你说呢?如果没个十几年的积淀,你怎么搞呢?有这种路径依赖,就决定了不会有很多人能靠这种方式赚到大钱。
而且,就算在硬科学领域,二八效应也很明显,多数人也就是打份工、赚个小钱。
所以,赚认知以内的钱有错吗?没有错啊,尤其是在硬科学这个领域,然而,你跳出这个领域去看看呗?创业、投资什么的,都不能仅仅依靠硬科学。
你说,那我们不还有软科学吗?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这个物种老复杂了,如果是一堆人,就更复杂了,牵涉到博弈,对别人的反应,以及对别人反应的反应......
所以,软科学研究的那些玩意,往往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写在书里是一回事儿,用在实践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里面有个好玩的案例,以前哈佛有个叫迈克尔·波特的教授,神一样的人物,专门研究企业管理,名气仅次于德鲁克,被称为“竞争战略之父”。
后来这哥们成立了一家叫做摩立特的公司,结果没几年就破产了,在圈内沦为笑柄:
“一个研究企业的顶级专家,竟然管理不好自己的企业。”
迈克尔·波特我也认识不少研究企业管理的专家,很多忍不住要下场,有的创业,有的去企业做高管,基本上没一个成事的。
你能说这些人专业认知能力不足吗?当然不是了,而是这些软科学认知都是在真空中提炼出来的,现实中,决定成不成事儿的,并不只有认知,还有时机、环境、性格等等因素。
这时你可能会问了,那些教授、学者也能赚很多钱啊。
对不对?对啊!你看某个知识付费,不,知识服务平台,上面那些教你经济的、商业的主讲人,不都年入千万吗?
但是,请注意,这是对知识的利用,而不是对知识的应用。
你花钱,人家把这些知识念给你,你能不能靠这些知识赚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但是人家把钱先赚了,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但是你也不知道这些专家在现实中,能不能应用这些知识赚到钱。
你可能会说,你不是也不知道嘛,是的,我也不知道,但有人知道,谁呢?一位芝加哥的银行家。
年,芝加哥大学搞了一次经济论坛,来了一批经济学家,个个都见解不凡,预测经济的走势。
参加论坛的有一位土豪银行家,找到那几个最牛逼的经济学家,要和他们合作,让他们帮忙理财,赚钱大家一起分,赔钱银行家承担。
两年过去了,几位经济学家无一例外赔的很惨,把银行家给气得“还高手咧,呸!”,赶紧把钱都要了回来。
所以,在软科学这个领域,专家们最重要的工作只是推理和演绎,而不是应用,否则,经济学家就不用抛头露面把绝活教给你了,人家偷偷投资赚钱不香嘛?
2
上面说了那么一大段,无非是想说明,赚小钱也许要在你认知以内,比如,你是个文员,很会写报告,老板给你发工资,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守着一亩三分地,不是不好,但与此同时,你大概率会和大富大贵绝缘。
但是,赚大钱的逻辑其实和认知的关系并不大,否则最富有的人一定只剩下那些专家和学者。
那赚大钱的逻辑和什么关系更大呢?别急,你先听我讲两个真实的的事情。
年,我参加了一个经济论坛,组织方请来了一位香港大学的知名经济学教授,教授的主题是关于中国房地产的。
他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来证明中国房产价格一定会走下坡路,我们都被震撼到了,觉得讲的太泥马对了,和我一起的朋友回去后就卖掉了一处房产。
也是那个时候,我部门里有个温州女孩,做销售的,初中毕业,根本不懂什么空置率、人口净流入这些概念,赚点钱就买房,那时正好深圳房价是低谷,很多房是可以零首付的。
6年时间,这女孩一共搞了6套房,根据现在的房价和租金,妥妥的上岸。
那女孩其实有点孤注一掷,我并不是提倡这个做法,只是想讲明白这个道理,你说教授和女孩谁对房地产更有认知能力呢?
从当时来看当然是教授了,他是把房产当成商品,从供需关系角度来解读的,理性地看没毛病,教授的观点是主流,也是多数人认知以内的。
要知道“货币锚定物”、“抵御通货膨胀”这些房产升值的原因,都是最近这几年才提出来的,等这些观点都变成大家的共同认知时,不好意思,房价也涨的不像样了,国家也开始控制了,你还能靠这个发财吗?很难吧......
所以,巨额财富从哪里来的呢?往往是大家都还没看明白时你已经下手了,这并不代表你想明白了,而是代表你愿意冒更大的风险,比别人更敢于行动。
现实情况却是,多数人都是不敢冒险的,总是希望把一件事看透了,变成认知以内再说,可等到这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那些白手起家,后来风生水起的人,很多都不是谋定后动,而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
所以,决定你和巨额财富关系的,是行为,而不是认知,敢下手去做,远比想的明白重要。
老早之前马化腾做QQ,他想明白怎么赚钱了吗?没有,就是觉得这事儿是个风口,可以搞一搞,很多年都在亏钱,小马哥有点不耐烦了,曾一度想万把腾讯卖了算了......你说现在的企鹅商国,是当年小马哥认知范围之内的事儿吗?
当年马云搞阿里巴巴,他能预料到现在的阿里帝国吗?不能,这哥们当时就是想搞个线上黄页,当个中间商赚差价,结果搞呀搞,就一不小心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间商。
当年任正非能预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和大米国掰手腕吗?
30多年前,这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中年男人,为了生存,卖过减肥药、灭火器,代理过香港的通讯设备,后来成立华为自己搞,其实任老爷子对通讯技术并不是很懂,这是他认知以外的事吧?没关系啊,可以花钱请懂的人来合作啊。
大佬创业的故事,你如果想听,我可以给你讲上一天,但我想你明白,他们在创业初期的第一桶金绝对不是认知带来的,而是不断冒险、试错、改良,寻找合作......然后才一步步强大,赚取了财富,在这之后,他们才慢慢懂得商业世界的玩法,也形成对商业的独特认知,以便管理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
你看马云现在说起管理一套一套的,这并不是他以前就知道的,而是阿里壮大了之后才懂的。
所以,顺序很重要,并不是认知带来了财富,而是行动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认知,说白点,就是冒险的行动让你赚到了大钱,顺便也赚到了其他人不具有的认知。
嗯,大概就是这个理儿,你懂我意思吗?
3
讲到这里,爱思考的同学又会问了,“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人的行为呢?”
首先,是由个人感知决定的。
我以前一篇文章说过,人身上有4种基因,其中一种决定了人敢不敢冒险。有这种基因的人,往往对风险的感知没那么敏感,胆子很大,这类人更容易在一个蓬勃的时代赚到财富。
我不是说所有胆子大的人都可以发财,因为这类人也会承担很大风险,所以,10个这样的人,可能有4个人得90分,6个人得了30分,而10个普通人,可能都是60分上下,平均分差不多。
所以,人家真发财了,那是对他们冒险的奖励,没什么可说的,谁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呢?
而且,不知道良友们有没有发现,女人在买房这件事儿上比男人更热衷,10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都不太乐意买房,更想买股票,最后都是老婆大人逼着买了房,现在都不能提这事儿了,否则老婆会鄙视地说:
“还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呢,呸.....”
为啥男人爱股票,女人爱房子呢?我没研究过,只是猜想,大概是男人本性更喜欢到处播种,因此更喜欢有流动性的资产,随时能拿走闪人嘛;
而女人呢,要为后代负责,因此也更喜欢稳定的资产,对不对呢?当我瞎扯吧,总之,问题不大。
我只是想说,无论是喜欢股市,还是喜欢楼市,都是对资产的一种感知,而不是认知,并没有太多的理性思考,只是埋在心智深处的一种情结。
第二件决定行为的要素是什么呢?是你所处的圈子。
就说我上文提到的那个做销售的女孩,还记得她是哪里人吗?温州的。
她天天和温州老乡泡在一起,温州人又特别爱买房,都是组团去买的,往往能谈出很好的条件,还能交流信息,方便很多。
更重要的是,哪怕一件风险挺大的事,只要一群人一起做,每个人都不会觉得风险有多大了,你看,这就是圈子的力量。
我还可以给你讲讲神奇马大姐的故事,马大姐是惠州人,早年在华尔街投行工作过几年,又在香港一家大投资公司做过高管,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干了。
但马大姐很会利用自己的两个圈子,一个圈子是美国和香港的投资圈,另一个圈子是广东的商圈。
那是十几年前,中国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很吃香,很多国外资本都想来投,弄好了就能上市,但是“创投”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儿,两边谁也找不到谁。
这马大姐就当起了“掮客”,专门撮合两边,做成了几单,小赚了一点中介费。后来马大姐想明白一件事儿,如果是那些大投行看中的企业,一定不会差,自己只赚点中介费太没出息了。
于是改变策略,不收中介费了,而是要求企业同意她以个人名义按同样的条件持有一部分股权。
后来,她帮广东的一家企业搞定两笔大投资,那老板也是实诚,同意马大姐用万美元换得20%的股权......
4年后,那企业在香港上市,我算了一下,根据当时的市值,马大姐20%的股权大概值1.3亿美元......
这样的故事我编不出来,如果你是投资圈的老人,一看就知道我说的是哪个案子,但是对号入座有意思吗?没有意思,我只是想说明,这大钱是马大姐靠认知赚来的吗?不是,她根本不需要研究那家企业,只需要随着圈子里的专业人士跟投就好了。
所以,这钱是靠圈子赚来的。
随便多说几句,前几天看到一位大V写补习班的文章,他把想让孩子上名校的父母DISS了一通,人才都内卷了,名校又能怎么样,也可能找不到太好的工作......
那大V可能忽略了一点,其实名校不仅仅是谋求高收入的牌照,更是过滤人脉的筛子,优秀的人才会浮在上面,你在这样的高质量圈子里混,耳濡目染,你的行为模式当然也会和这个圈子越来越一样。
要知道,人这一辈子,很难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圈子,原生家庭、原生地域都是一种圈子,但是不好意思,这是娘胎里刮彩票,你没有选择权。
再往后看,基本上也就是“求学”和“择业”两次改变圈子的机会,但是“择业”的质量往往也是由“求学”的质量决定的。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网络上不是有句话说嘛:
“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在斯坦福,而我在家乐福。”
第三件和行为密切相关的东西是经历,更准确的说,是早年时的经历。
华尔街日报有位知名财经作家叫摩根·豪泽尔,专门研究人为什么会富有,去年还出了一本畅销书叫:《金钱心理学:财富、贪婪和幸福的永恒教训》。
里面有个很意思的观点:
人采取什么样的投资行动,并不是靠着多么深入的思考,而是来源于早年的经历。
摩根·豪泽尔引用了一个跟踪了长达50年的金融报告,发现出生在50年代的人,很少有炒股的,都是在银行买理财产品;而出生在70年代的人,很多人都炒股。
为啥呢,难道是50年代美国股市不发达吗?当然不是,而是50年代前后10年,美国股市都是趴在地上的,没啥起伏,没听说谁炒股赚到大钱,那时的巴菲特只有20岁,虽然也炒股,身价也没超过10万美元。
如果你在那时候对股票完全没感觉,你也不会到了30岁以后,突然热衷买股票。
而在年代,是美国股市的黄金10年,你应该看过很多《华尔街》题材的电影,那真的是纸醉金迷,所以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对股票就特别有好感,也愿意投资股票。
你可能会问了,那不会看看数据,认真分析一下,再选择投资吗?
其实,这么做也不见得就能选择的好,因为投资是赚未来的钱,根据过去来推演,长期来看和抛硬币也差不多,谁能预测5年后A股到底是个什么鬼样子?
而且,就像上文说的,感知和认知是两回事,虽然看起来认知比感知高级一点,但是其实支配人行动的却是感知,你读篇如何变得更好的文章,你也很难改变,但是如果你失业一次,你可能就真的会浴火重生了。
虽然道理和知识能让你想象一种场景,但这远不如你亲口对老婆说“对不起,我失业了”来的真切。
所以,你大概也可以推演一下炒比特币的为什么多是年轻人,都是大学生或者刚刚大学毕业的,像我这个年纪的人真不多。
我和一位95后读者聊过天,他说自己靠比特币赚了万,根据他说的来龙去脉,逻辑上完全对的上,所以应该不是蒙我,这段谈话也让我很受启发。
这些年轻人选择比特币,并不是更懂比特币,事实上这玩意真正能说清楚的没有几个人,而是因为这些年轻人是“数字原著民”,天然接受这些玩意,“数字虚拟资产”、“去中心化”啥的。
而我们这些中年人,都是“数字移民”,是按传统世界的感知来对待这些新玩意,我曾给一位朋友讲比特币,他最后说:
“你要能把它取出来给我看,我就信你......”
这里不具体评价比特币,而是想验证摩根·豪泽尔的这个观点,你感知不到的事情,你就很难去行动,而你的感知,来源于早期的经历。
4
这个话题,基本聊完了,最后还要补充一下,无论是怎样的行动决定了财富,但都需要有个外部条件,那就是,你的行动正好与时代的节奏合拍。
啥意思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另一个平行宇宙,房价很早就崩盘了,那个温州女孩破产了,所有温州炒房客都玩完了;
那个宇宙的法律很苛刻,胆大的人都被抓去牢里了;
那个宇宙也没有比特币,这类暴富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这不是没可能,我们总是以后视镜的眼光来审视过去,以为那是必然,却忽视了,站在时光的源头,身前是万种可能,就像现在我们无法预测10年后的变化。
这些赚得红利的人,并不是注定的,仅仅是因为当时的行为,恰如其分的适应了那个时代,但是时代往后发展会怎样,谁知道呢?
所以,不妨把自己的心智打开一点,不要被一句没有前后语境的缄言给套住了,你当然需要赚认知以内的钱,但是你也要敢去赚认知以外的钱,不是让你孤注一掷,而是建议你拿出15%的精力或投入即可。
认知以内固然稳妥,但是认知以外才是无限可能。
-END-
作者简介:良大,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