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先锋沈阳

发布时间:2023/7/13 4:50:21   

以“绿色”为城市发展底色的沈阳市,环境日益改善,成为东北人才净流入热土。(资料图片)

沈阳城市风光。(资料图片)

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提出补齐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等四方面突出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的指示要求,强调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这为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沈阳,以重塑环境重振雄风的志气、骨气、底气,当先锋打头阵,点燃不熄的创业之光,奔跑在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努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拼搏之路上。

乘《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政策东风,国家工业重镇——沈阳,蹄间三寻,奔向振兴。

“我听到了沈阳万马奔腾的雄浑足音。”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直言,不可唯GDP等单项指标遮蔽沈阳的勇毅担当。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使命,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与沈阳人唠嗑很有意思,你若问:“沈阳有啥?”他会淡定地回问:“沈阳没啥?”沈阳工业门类之齐全在东北首屈一指。从天空,到地上,至水下,歼击机、乙烯三机、深潜机器人——这些大国重器首产沈阳;“嫦娥”探月、“祝融”探火、“蛟龙”入海——这些“中国骄傲”屡见沈阳身影;即使细至毫末的集成电路产品,沈阳亦有不俗贡献。

客观地看,曾几何时,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思想观念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存在短板的沈阳,个别经济指标相对慢了几拍。但沈阳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坐等靠要,而是牢牢抓住习近平总书记直切“病灶”的“金药方”,传承主人翁秉性、精工细作品性,唤起勇立潮头的天性。

转型当先,老树生新芽

这条路的名字很有气魄——开发大路(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侧企业一个比一个“老”:沈鼓集团、沈阳机床、特变电工……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企业,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不清的“第一”,“工业脊梁”当之无愧。

这条路,曾让习近平总书记情牵心系。

年8月,总书记在沈阳考察时,穿行这条路,考察多家“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并多次叮嘱走转型之路——“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这条路,也曾发生过许多笑中带泪的故事。

年前后,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接到国家任务,为“疆电外送”重大工程生产换流变压器。输电线路起于新疆昌吉,止于安徽古泉。这意味着,装备要足够高大上,才能支撑多公里的电力传输;也意味着,特制定产很难再有“然后”了。

只产一回,只用一次。就像我们买菜、拌馅、和面、擀皮,忙活半天,就为包一个饺子。面对高企的研发等边际成本,公司副总经理肖锋说得洒脱:“国家需要就是第一需要!”

±千伏变压器重达多吨,想从沈阳生产出来运到新疆,基本没戏。“此前,要运走±千伏的大家伙,都得提前报批,清理道路,派上将近个轮子的特种运输车。”肖锋苦笑,“太重了,只有一个办法,为一台(套)去新疆专门建厂生产。”

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肩负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神圣职责,即便无法变现为产值和利润,无法量化为GDP和财政税收,亦责无旁贷。

“公一色”的所有制结构和“工一色”的产业结构,成为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的掣肘;只有横下一条心,加快与信息化、数字化融合,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层级才能有大的跃升。

沈阳知重负重,率先发力奔跑。

制造业强势回归。年,《沈阳市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正式印发,为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细化施工图、发出动员令。

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将近七成的沈阳,“老字号”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芽”何处生发?

——向高。

在特变电工沈变集团装配车间,最高光的产品是±千伏变压器两只“臂膀”上的高压干式直流套管。

这套管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成为制约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卡点”。经过近两年努力,各环节逐项攻关,国产套管终于实现了挂网运行。

“国家砝码”重千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年,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近三成,“大国重器”的产业根基愈发坚实。沈阳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的各类补偿项目,大力支持一台套、首台套装备,强化政策扶持、扩大容错空间,为担当者担当,让担当者彰显更大担当。

——向智。

压缩机被誉为“工业心脏”。如今,“心脏”添上了智慧“大脑”。

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主掌生产的“大脑”是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降本增效”,车间副主任李鹤一语中的,系统上线一年,仅五坐标叶轮一项的生产效率就提升了28%。

“结构复杂,流程复杂,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我们干成了!”沈鼓集团副总经理李绍国颇为自豪。通过服务上“云”,沈鼓集团为工业设备提供远程监测、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卖智慧”成为集团的新增长点,收入占比已达27%。

从制造到“智”造。年以来,沈阳市共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项目超过个,项目运营成本平均下降30.72%,生产效率提升20%。

——向聚。

高端装备长缨在手,沈阳还要“仰望星空”。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沈阳推进军民融合的条件得天独厚。

延伸航空工业沈飞、黎明等头部企业的巨大优势,提高本地配套率,成为沈阳打造千亿元级航空产业群的关键一招。“如果说航空产业是一条龙,研发设计的龙头和总装试飞的龙尾在头部企业,我们就在生产加工的龙身环节寻找机遇。”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黄宝启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配套项目,航空产业聚集的磁场效应不断放大。如今,沈阳航空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8家,基本覆盖了整机项目、航空零部件等全产业链条。

同为沈阳航空产业“两翼”之一,法库通用航空基地因每年举办“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名声大噪,目前已涵盖通用航空产业的完备产业链,不仅拥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整机产品,还在新能源多座位飞机领域取得新突破。

未来3年,沈阳将聚焦20个重点产业,着力提升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向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治本之策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掷地有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

混改后的东北制药,演绎了大破大立的神奇。

始建于年的东北制药厂,是我国民族制药工业的摇篮。几历沉浮,由于体制落后、管理松散等问题,企业一度濒临破产。年,东北制药引入民营企业辽宁方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形成了民营控股、国有和社会资本参股、员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全新的管理理念、激励方式、创效模式,让企业“活”了过来。

干部队伍,带活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公司调整中层副职以上余人次,动真格下调近人。

干事热情,激活了。股权激励,辅以赛马机制。“前有金山,后有老虎。”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楠说,“企业没有闲人了,每个人都愿意多想一步、多干一些。”混改当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六成多。

浴火重生,次第花开。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障碍,靠智慧动能插上蝶变翅膀,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据统计,年,沈阳市GDP同比增长7%,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3.1%。

“‘老字号’是沈阳的根系,沈阳工业茁壮生长和开枝散叶都要靠它。”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说,“老字号”转型升级没有捷径,改革只有不断涉深水,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问题,才能说沈阳乃至东北振兴有了质变。

创新争先,源头活水流

“守着金山不见金,抱着金碗吃不饱。”说活力、话创新,沈阳人曾有切肤之痛。

金山,是说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在此云集。沈阳拥有中科院体系的大院大所和大学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让人羡慕。

吃不饱,是说“墙里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在沈阳本地的转化率较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跃度不够,让人叹息。

“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后,沈阳挖潜提效,奋力改变被动局面。

沈阳市科技局局长赵日刚说,“科技创新无需舍近求远,首先要用好家门口(大院大所)的资源优势”。

其实,家门口的竞争也很激烈。某些南方城市常常一掷千金,把沈阳的专家乃至科研团队“连窝挖走”。沈阳的财力有限,重奖比不过,那比什么呢?

浑南区是沈阳面向未来打造国家新材料中心的前沿阵地。为守好这个阵地,浑南区在核心区域划出亩土地(市价每亩出让金近千万元),无偿拨给中科院金属所扩建,省市区再追加12亿元资金建设地上配套设施。为的是科技人员拎包入住、安心科研。

“政府能做的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支持科技企业,砸锅卖铁也要投向科技创新。”浑南区委书记闫占峰的话斩钉截铁。他坚信,有平台就有舞台,不愁人不来。

带着顶尖科研团队、带着“颠覆性技术”的恩柽研究院公司来了,成立仅两年就成为种子领域“独角兽”企业。总经理赵福强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引生素技术不仅可以挽救濒危植物、复制濒危种子,而且在生物灾害防控、农产品贮藏保鲜等方面也有新突破。比如,研发的靶向杀除松材线虫技术,可以造福全球几十亿亩松林。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放大科技创新的聚集效应。沈阳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关键技术“揭榜挂帅”;以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为“盟主”,联合高校院所组建技术联盟,建立技术共享、成果共有、设备共用、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科创要素的聚集效能。沈阳重点打造国际软件园,升级东北科技大市场。目前,已构建起完整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创新主体“出苗快,长势旺”。截至年底,沈阳市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是年建立统计指标之初的4.6倍。

“沈阳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这里既有工业企业和设备互联的场景资源,也有持续跟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沈北新区区委书记闻然特别提到一家名为格微软件的公司。

深挖大数据资源,格微软件组建了“链上辽宁”信息平台,集聚省内13万户工业企业和19万种工业产品,建立十万“企业码”,初步实现辽宁产业资源云上集聚。疫情之下,帮助企业足不出省实现供需匹配。

创新活力,人往哪里聚?

逆流而上!过去10年,沈阳市常住人口增加了92万,增量居东北各大城市之首;其中,每10万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为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被沈阳大力扭转。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重要指示,我们将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特别是强化制度创新,向科研人员赋能赋权赋利,让各方英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说。

对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制约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和发展壮大的“达尔文之海”难以跨越。科研及成果转化需要大把真金白银。钱从哪里来?

从平台募集而来。在沈阳市东北科技大市场,取意“资本开门吧”的“芝吧”线上平台格外惹眼,这里聚集了投、担、贷、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沈阳国际软件园,东北唯一的基金小镇已有30多家私募股权机构入驻,在管资金规模多亿元。政策暖风阵阵,沈阳市准备5年投资20亿元,支持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年,沈阳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亿元,比年增长56.68%。

从资本市场而来。宗润福创办的芯源微公司是科创板辽宁第一股,因产品高端且供不应求,各路资本和热钱纷至沓来。他说,好项目不愁资本不青睐。涂胶显影设备就是公司的绝活之一,之前完全依赖进口,自芯源微突破困局后,进口设备价格应声而落。沈阳市目前已有十余家科技类上市公司,有3家集成电路企业正在IPO筹备中。沈阳IC产业园负责人郑广文呼吁,“再多些,再快些!”

相较南方,融资渠道窄、融资贵的瓶颈仍然紧绷。在沈阳德鸿创展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朱一龙看来,不少企业还不懂如何运用金融工具撬动资本;同时,本地专业金融机构相对较少,融资团队也不够完备,这些都制约着创新主体长高长壮。

“沈阳人偏好储蓄,曾是金融机构货币回笼最好的城市,但贷款投放却顾虑重重,科技金融短板待补。”梁启东接受调研组采访时说,这既有沈阳产业结构和历史沿革因素,也有部分投资人戴着“有色眼镜”等原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创新步伐一刻也不能停。”沈阳市副市长单义语意坚决,要坚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登高望远。沈阳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打造一批“新字号”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形成梯队、壮大阵容,汇聚磅礴的振兴“新势力”。

环境为先,立己以悦人

“没想到点开APP,就把孩子出生证明、落户等事情一次办妥了。”和平区长白街道居民邹晓雨说,不用跑腿真方便。

“没想到政策实惠(以工代训补贴)不用申请就送上门了。”知行国际旅行社经理王飞舟说,获得感来自于“免申即享”。

“没想到办案真不用找关系了。”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涛感慨“执行不再难”。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外界给东北贴的标签一度撇也撇不掉。网友曾慨叹,在东北不找人就办不成事儿。

找着了线头,也就抽开了线球。沈阳市发起“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形象重塑行动,转折由此萌生。

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做好六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其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列为首要,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只有突破营商环境这个“腊子口”,“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才有可能。

如今,沈阳连续两年成为东北唯一的营商环境全国标杆城市。“后进”变“模范”,沈阳发生了什么?

“改革就从办事不找人、不见面切入。”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刘晓虹告诉记者,用大数据驱动办事效能,提高的不仅是“快”的效率,更从制度上规避暗箱操作和人情干扰,兼及“廉”的公平。

沈阳,以前所未见的力度和速度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百姓办事“一码通城”。

一年,一个城市,能为企业和群众办多少实事儿?年,沈阳市的统计是.8万件;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占比由年初的61.8%提升至99.4%,实际网办率由年初的53.4%提升至93.8%,即办事项占比由年初的34.3%提升至70.3%。

这就是沈阳诚意,这就是沈阳速度。

“不见面,不意味着‘两不找’。”沈阳市和平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王纯说,企业和群众遇到难题时往往不知道找谁,因此,干部主动联系企业十分必要。和平区的创新是“周五首席服务官”制度,进企业“测水位”,把问题难事“捞”上来,然后靶向攻坚、精准服务。为啥选在周五呢?王纯说,方便企业反映的问题在周末解决,企业休周末,干部加油干,下周上班给回复。

1月21日,记者搭车跟随和平区营商局城建科科长刘勇走访沈阳龙湖房地产拓展有限公司,企业接待人是报建经理陈一宁。打过多次交道,刘勇一看陈一宁紧皱的眉头,就知道“又有事儿”了。原来在项目申请办理楼门牌编号审批环节,企业“卡了壳”。因项目中含有未命名道路,按规定无法审批楼门牌编号。“没有街路门牌编号就无法测绘,也无法办理预售许可。”陈一宁满脸焦虑。

刘勇立即联系和平区地名办和市民政局,得知该道路正式命名预计需3至5年。经过反复协调,考虑企业急难,在政策框架范围内,采取了暂用街路代号,待正式命名再作变更的纾解措施。“又一次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啊!”陈一宁使劲握了握刘勇的手。

刘勇只是沈阳参加“万人进万企”活动干部的万分之一。本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沈阳大力实施“一联三帮”,组织全市名干部联系帮扶家企业,帮助企业落实政策、解决问题、转型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帮助企业解决个“急难愁盼”问题。沈阳市“万人进万企”活动列入辽宁省制度化创新成果。

在沈阳,共识已然形成:营商环境的PK,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不是开头“热腾腾”、中间“温乎乎”、后头“冷冰冰”,而是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恒温、恒热。

这是一份宣传单:只要你是浑南区的企业家或是企业家的合作伙伴,来沈阳乘车乘机、就医就诊都可以走绿色通道。不是搞特殊,而是政府按市场化购买的优先服务。

让企业家和群众走向“C位”,把营商环境优劣的监督权、打分权交给企业和群众。沈阳政务服务推行“好差评”制度以来,年满意度上升到99.9%。

在沈阳,共识已然形成:营商环境的PK,不是奖励“钱多多”、薪酬“涨高高”,而是人文关怀的温暖细节和对企业家的真心尊重。

当然,营商环境的改善绝非朝夕之功,总有堵点待纾解。安全感缺失,曾是沈阳一些企业家的心病。过度检查,过度执罚,甚至将罚没的民企资产挪为私用。曝光的案例揭开了问题盖子。

“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良好法治对于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如何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王新伟表示,正本清源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将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作为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牵引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让“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不求人”成为沈阳的鲜明标签。

比如,沈阳率先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检查机制,从根子上杜绝“谁想查谁查,想查谁查谁”;比如,对涉及民企诉求的重点案件进行联合调查,对历史积案大起底大排查。

在沈阳,共识已然形成:营商环境的PK,不仅要完善设施环境的外在美,更需要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的内在美,给企业稳稳的安全感。

市场主体已突破万户的沈阳市,今年还将出台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

 民生优先,枝叶总关情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老工业基地前些年下岗人员相对集中,党和政府要切实关心他们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4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