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2021上半年医疗耗材三巨头排名生变乐

发布时间:2022/8/30 19:58:24   
北京皮肤科治疗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随着集采、反腐等政策的相继推行,高值耗材领域一直处于激烈的动荡中。截至8月31日收盘,今年以来,

微创医疗股价则上涨+44%,总市值.28亿港元,排名第一;

威高集团股价跌幅20%,总市值亿港元;

乐普医疗股价跌幅10%,总市值亿元。

有意思的是,根据各家企业披露的半年报数据,

乐普医疗:总营收最高(65亿元),凭借超50%的增长超越威高集团成为耗材三巨头之首。主要得益于乐普医疗在新冠检测相关产品上的收益所带来的增长。

威高集团:总营收62亿元,以3亿元的差距成为第二;但威高的各个业务均保持了增长,总营收同比涨幅也达到了19.4%。微创医疗:总市值遥遥领先的微创医疗,在上半年营收+25.3%,但由于受到国内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所影响,微创医疗上半年亏损1.15亿美元(7.41亿元)。

-1-

营收:乐普超越威高成为耗材之首

上半年,

国产耗材三巨头营收排名变化:乐普凭借高增长超越威高成为第一、威高第二、微创第三。

▲国产耗材三巨头上半年数据

备注:上表中微创医疗数据按照实时汇率计算,1美元=6.46元。财报中,微创医疗总营收.百万美元,毛利.百万美元,亏损.百万美元,销售成本.百万美元,研发费用.百万美元。

乐普医疗:占据榜首,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营收接近20倍增长

近两年来,乐普医疗也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了以前一直专注的泛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药品及相应医疗服务外,还拥有了部分非心血管医疗器械业务,如体外诊断、外科、麻醉。

年上半年,乐普医疗营收65.21亿元,同比+53.87%。保持了一直以来的高增长特色。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6亿元,同比+51.34%。

业务营收分析

自年报起,顺应战略及业务管理架构调整,乐普医疗将原四大业务板块(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新型医疗业态)整合为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业务板块,将原归属于医疗器械板块的健康管理类产品(主要包括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和人工智能生命指征监测系列产品)调整至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

▲乐普医疗部分业务数据

▲乐普医疗三大板块业务占比

上半年,

医疗器械:主要为泛心血管类的冠脉植介入、心脏节律管理、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外周植介入,同时布局体外诊断、外科、麻醉等非心血管领域。

营收40.97亿元,同比+.30%,大大受益于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的出口。毛利率61.03%。扣除新冠检测试剂营收的影响,医疗器械板块同比+25.91%。

随着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乐普医疗传统金属药物支架经营业务显著下降,但其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实现了显著增长,营收3.64亿元,同比+.55%;且在Q2,支架业务板块基本恢复到年的正常水平。

药品:乐普医疗将该板块定位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业务”,主要分为制剂(仿制药)和原料药,产品集中于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抗血栓五大类心血管常用药。营收17.82亿元,同比-3.87%。其中,

制剂(仿制药):营收15.59亿元,同比+0.82%;毛利率79.99%。

原料药:营收2.23亿元,同比-27.44%。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是乐普医疗积极培育的新业务板块,提供以心血管为特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疗服务。营收6.41亿元,同比+5.99%。

威高集团:营收同比+19%,麻醉及手术相关贡献最大增幅

上半年,威高集团总营收62.30亿元,落后乐普医疗,排名第二,同比+19.4%。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7.9%上涨至58.8%,主要受产品结构化所影响。

股东应占纯利为12.09亿元,同比+21.4%。

业务营收分析

▲威高业务营收数据

▲威高各业务营收占比

上半年,威高所有的细分业务均保持增长。

临床护理:营收21.05亿元,是威高最大的业务板块,占比34%,对威高的总营收起着绝对的影响作用。同比+13.1%,医院诊疗服务逐步恢复;防疫相关产品如接种疫苗使用的注射器保持较快增长。

骨科:营收10.84亿元,占比17%,同比+30.6%。主要由脊柱产品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关节产品市场推广加大、以及渠道下沉和物流平台的搭建所驱动。

药品包装:营收9.58亿元,占比15%,同比+25.3%。预充式注射器需求增长强劲;冲管注射器价格下降,从而营收增速放缓。

介入(爱琅医疗):营收8.65亿元,占比14%,同比+10.5%。医院临床治疗恢复以及中国市场拉动。

创伤管理:占比3%,同比+47.6%。

麻醉及手术相关、医学检验:营收分别占比2%。其中,麻醉及手术相关产品成为上半年最大的“黑马”,同比增长高达80.7%;医学检验也获得+27.0%的增长。

微创医疗:冠脉支架集采带来不利影响,期内亏损超7亿元

上半年,微创医疗营收3.85亿美元(24.85亿元),同比+25.3%。

毛利2.48亿美元(18.19亿元),同比+13.8%,毛利率73%。

期内亏损1.15亿美元(7.41亿元),主要是由于研发投入的增加以及冠脉支架全国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带来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销量大幅上升,未能完全弥补其收入和毛利的同比下降。

同时,引入外部融资10.6亿美元,包括发行债券融资约7亿美元,心脏瓣膜业务(微创心通医疗)分拆上市融资约3.6亿美元。

▲微创医疗营收数据

业务营收分析

▲微创医疗各业务数据

▲微创医疗各业务占比

上半年(*下列同比增长数据均为排除汇率影响后数据),

心血管介入:营收0.67亿美元,占比17%,同比-29.9%。主要是受国内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所影响。

目前共有4款药物洗脱支架、4款球囊产品在售。

Firebird2冠脉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系统(Firebird2)、Firekingfisher冠脉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系统(Firekingfisher)中标,两款产品合计中标量位列市场第一。报告期内,微创医疗提前超额完成中标量销售。

海外市场支架营收0.07亿美元,同比+8.4%。

球囊全球营收0.亿美元,同比+80.0%。

骨科医疗器械:营收1.10亿美元,同比+22.9%,得益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手术量的提升。占比29%,目前微创医疗第一大业务。

国际市场(除中国外)营收0.95亿美元,同比+20.9%,主要得益于需求的提升,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法国市场同比+34.2%,日本市场同比+15.1%。

中国市场营收0.15亿美元,同比+37.5%,其中,国产关节营收同比+.9%。

心率管理:营收1.08亿美元,同比+20.0%。占比28%,微创医疗第二大业务。

国际市场(除中国外)营收1.02亿美元,同比+17.3%。

中国市场营收0.06亿美元,同比+95%。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营收0.56亿美元,占比15%,同比+68.6%。主要得益于获批的创新产品快速入院。

神经介入:营收0.25亿美元,占比7%,同比+.5%。同时,微创医疗旗下子公司作为领头方,完成了对以色列神经血管内治疗器械企业RapidMedical的战略投资。

心脏瓣膜:占比3%,同比+.8%,由采用牛心包瓣膜的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放量所驱动。年7月,微创医疗对合作的瓣膜器械企业Valcare做出追加投资,以加速研发。

外科医疗器械:营收0.02亿美元,同比-1.6%。

-2-

区域:微创国际营收占比最高,乐普国际化增速最快

从区域营收占比上看,三家企业在第一大市场——中国市场上均取得了超20%的增长。同时,

乐普医疗的国际营收+%,占比提升至44%;

威高集团的国际化推进速度相对较低,目前国际市场营收同比+1.2%,占比仅19%。同时,在上半年,威高集团在欧洲中东及非洲、亚洲(除中国)的营收均呈下滑趋势。

微创医疗保持一直以来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状态,国际市场贡献55%的营收。

乐普医疗:海外市场营收2倍增长

▲乐普医疗区域营收数据

中国市场:乐普第一大市场,营收36.49亿元,占比56%,同比+8.40%。

国际市场:营收28.72亿元,占比44%,同比+.44%。主要得益于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的出口。

威高集团:国内市场占比高达81%,海外市场以美国为主

▲威高区域营收数据

中国市场:仍是威高的第一大市场,占比81%,同比+24.9%。中国市场被划分为华东与华中、华北、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所有区域均保持高增长。其中:

营收占比最高的是华东与华中地区(39%);其次是华北地区(18%)。

营收增长率最高的是华北地区,达到+34.5%;其次为华南(+30.7%)、东北(+29.4%)。

海外市场:营收12.08亿元,占比19%,同比+1.2%。其中,

美国:营收占比9%,同比+9.3%,是海外市场营收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欧洲中东及非洲、亚洲(除中国):营收均呈下滑趋势,同比分别为-11.2%、-8.9%。

微创医疗:国内市场占比45%,国际以欧洲市场为主

▲微创医疗区域营收数据

中国市场:微创医疗第一大市场,占比45%,同比+29%。

国际市场:营收占比55%,同比+25%;主要由除南美洲之外的国际市场所驱动。

欧洲市场贡献了32%的营收,微创医疗第二大市场。营收同比+33%,是增长表现最好的区域。

北美洲+15%,亚洲(中国市场)+10%。

-3-

销售成本及研发投入:微创医疗占比均超30%

从销售成本金额来看,威高集团最高(14亿元),其次是乐普医疗(10亿元),最后是微创医疗(9亿元)。

从销售成本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微创医疗最高(36%),其次是威高集团(22%),最后是乐普医疗(15%)。

从研发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微创医疗最高,投入金额比乐普医疗和微创集团的投入总和还高,占比更是高达30.4%,而相对的,乐普医疗研发占比6.8%、威高集团研发占比3.3%。

乐普医疗:研发投入增长近30%至4.46亿元

年上半年,乐普医疗研发投入4.46亿元,同比+29.44%。

同期,乐普医疗创新产品获得推进:

医疗器械领域,

1月,自研制的16项直接化学发光法体外诊断试剂(11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标志物和5项糖尿病检测类产品)获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

2月,乐普研发的目前全球第一款可降解封堵器系统获得了NMPA下发的《受理通知书》。

6月,自研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自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获得了欧盟自测类CE证书。

药品领域,

年2月,心血管药物替格瑞洛片获得产品注册批件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件》,“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年3月,阿卡波糖片获批生产;重组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并将年内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医疗AI产品领域,

年2月,“多道心电图机”(OmniECGCAI)获得NMPA的注册批准,是继其年7月推出的人工智能自动分析心电图设备OmniECGBAI之后,获批的升级版设备。

截至年6月30日,乐普医疗累计申请专利项,国内外上市产品余个,NMPA批准的II、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个,美国FDA认证28项,欧盟CE认证项。

威高集团: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3%,但在三家中最低

上半年,威高研发投入2.06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3.3%,较去年同期(2.8%)有所提高。

中国国内,威高集团新获得专利66项,正在申请中的项,新取得产品注册证43项,已经研发完成、尚在取证过程中的有33项。

海外市场,威高集团正在申请中的专利16项,已经研发完成、尚在取证过程中的产品注册证有项。

截至财报期末,威高集团研发人员人,占总员工数的11%。

微创医疗: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远超乐普医疗和微创

上半年,微创医疗研发费用1.17亿美元(7.56亿元)占总营收的30.4%,

在新品推进方面:

7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办法的注册证,集团及联营公司公有21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

国际市场上,2项产品获得FDA核准,14项产品获得CE认证。

截至年6月30日,微创医疗在全球拥有余项专利(含其通过联营公司获得的专利)。

-4-

未来发展:分拆上市和多元化成主流

耗材三巨头的最近布局很有意思,一大相同点是,都在努力进行业务分拆上市,而且进展都还不错。

除此之外,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业务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正在向着不同的细分领域进军,业务涉猎范围多种多样。

威高集团:增加研发投入,向智能化转型

在尝试港交所上市、A股借壳国内上市计划均流产后,年6月30日,威高国际旗下专营骨科医疗器械的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骨科)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00元/股,较发行价36.22元/股上涨.55%。

根据威高集团年中总结大会上威高集团董事长陈林的发言,威高集团未来的发展有几个关键词:

“正三冗、保两增”:即去冗官、去冗兵、去冗费,增加研发投入和蓝领工人收入;

创新研发:推动威高由模仿式研发向引领创新型研发模式转变;

智能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制造模式转变;

市场生态:由销售渠道为主导向市场生态为主导的营销方式转变。

乐普医疗:进军齿科,旗下乐普心泰医疗拟港交所上市

乐普医疗的战略归结为六个词:创新、服务、国际化,融合、增效、稳发展。

同时,乐普医疗在进行产业“多样化”尝试,除了已在包括IVD、外科、麻醉等非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进行的布局,乐普医疗也在齿科方向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报告期内已公告控股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提供牙齿畸形矫正解决方案,并可定制生产隐形矫治器。

同时也通过并购进入了齿科数字化与专业3D扫描领域,并自主研发种植牙。

年6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并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

微创医疗:机器人拟港交所上市,电生理拟科创版上市

年2月4日,微创心通开曼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成为旗下继心脉医疗之后第二家实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

同时,微创医疗旗下还有两家待上市公司:

微创医疗机器人(微创医疗持股52.76%)正在寻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港交所已于年6月10日受理其上市申请;

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微创医疗持股38.49%)正在寻求科创板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已于年6月30日受理其上市申请。

微创医疗现在涉猎业务非常复杂,根据财报,其通过子公司或联营公司布局非血管介入(泌尿、妇科、消化、呼吸领域,拥有14个获证产品、78项专利)、运动医学、辅助生殖、康复医疗、内分泌、体外诊断、医疗影像、医学美容、五官科及消毒灭菌等新兴业务领域。

回想起年末,那时候,威高集团还是耗材三巨头之首;乐普医疗还只聚焦在心血管领域,国际市场营收占比也才仅仅18%;微创医疗总市值尚不足亿港元。

而今,乐普医疗营收占据首位;微创医疗市值翻了好几倍,超亿港元。

下半年,三巨头又带来怎样的精彩?医趋势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5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