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介绍 >> 中国4款,日本0款世卫组织高调官宣,日
最近,日本媒体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的数据做一张图,让日本的国民看完之后吓了一跳,网上评论多表示不可思议。
这是一张全球各国家公司开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进程的图片,在这份表单里,进入二期临床和三期临床的有12种疫苗,其中4款来自中国,4款来自美国,还有来自于英国、俄罗斯和德国的疫苗。
换句话来说,进入2期和3期临床的疫苗里,没有一款疫苗是由日本企业研发的。进入一期的临床试验,只有一款日本疫苗。这也意味着,到明年6月份之前,日本国产的疫苗都不大可能会上市。
要知道日本是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而且日本的制药工业相当雄厚,相对于中国企业偏爱生产销售仿制药“谋生”,日本医生开的处方中,仿制药只占50%左右,换句话来说,日本人吃的药几乎一半是由日本本土企业研发的创新药,而且是有自己的专利。
这让日本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市场。反观我们中国,目前中国人真正研发并走向世界的创新药,合计不超过10个。
神州百济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创新药即便是欧美知名的强生、辉瑞和默沙东等制药巨头,都无法进入日本药物销售额前10名,而且还只能找日本厂商合作代销,为自己打开市场空间。
而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这是武田制药。这家公司年的销售额达到亿美元,营业利润也达到了34亿美元,正式挤入全球前十大制药公司行列。
而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公司是恒瑞医药,年的营业额是亿人民币,跟武田制药相比是数10倍的差距。
中国最大的化学药公司恒瑞医药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进入2期和3期的新冠疫苗,几乎是中美欧的天下,没有一家日本厂商了呢?
实际上,疫情发生之后,日本的一些制药企业,也加入了研制新冠疫苗的大军,包括第一共制药、武田制药、塩野义制药、KM生物、田边制药都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制计划。
而这些日本的这些医药企业,不管是研发实力,还是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免疫学人才的规模,乃至公司的经营规模,都比中国医药企业更为强势。
武田制药的国际化高管团队况且我们知道,日本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人数也有5人之多。按理说日本研发疫苗,可以说优势得天独厚,为何现状却是极为拖延呢?
实际上这不得不归罪于日本科研的封闭性。
首先,当疫情发生了之后,不管中美关系如何,特朗普又说了什么闲言碎语,不妨碍中国和美国科学家进行频繁的互动,以及相互开放数据,中美医学界双方都大量积累了疫情研发所需要的病原样本,而且都具备大数据分析优势,对研发途径进行设计,同时双边还进行大量的信息共享,于是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病毒属性的定义,进入到实质性的研发。
钟南山和陈薇院士其次,疫情发生之后,中美双边的政府都大量的投入医疗资源、资金资源、人才和设备等,对疫苗研发进行全力支持,动用国家力量介入研发,于是很快疫苗就完成进入了临床。
所以非常明显,疫苗研发进展最快的是中国的疫苗和美国的疫苗。
因此著名的华裔科学家,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何大一对于中美疫苗研发,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过去科学家对技术开放有所保留,都把专利看得很重要,但是这一次中美科学家人道为先,都无私地分享了病毒信息,这是前所未见,也是开创性的。
反观日本,由于日本的企业各自注重隐私保护,因此都是“各自为政”的进行研发,再加上日本本土的病原案例又不足,因此没能给日本开展疫苗研究带来充足的条件。
再加上日本企业对数据又比较细致严谨,对外国的数据信任度不高,没有积极通过外部协作、购买等方式获得大量数据,结果就造成了研发进度异常迟缓。
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对医药企业的拨款较少,没能像中美政府那样去动员企业大规模开展研发,这就导致了日本本土的企业对疫苗的研发热情度不高,以至于目前日本本土企业疫苗研发都还处于临床阶段之前。
结尾
你有感觉到最近几年日本有亮点的科技创新,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吗?尤其是在通讯技术、物联网和太空开发方面,似乎中国越来越走在日本的前面。
在你看来,20年之后,中国和日本的科技业对比,日本还会比中国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