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医改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在提速。年12月8日有一个叫“4+7”的带量采购,就是四个直辖市加上七个副省会城市——中国最具购买力的11个城市——集中起来采购药品。带量采购的效果非常的好,因为这次采的二十多种药,最高的降了95%,平均降幅超过60%,而且都是通过一次性检验的,也就是说是质量可靠的药。药企特别特殊,全世界的药企都是“巨无霸”的垄断,因为药企最大的成本是研发。目前研发一个新药,国际上大概要二十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再加上十年的时间,所以这个企业要是没有体量的话,是不可能经受得起这样的一个研发成本和时间。如果老百姓对着这样一个全球垄断的药企去买药,你根本谈不下药价来。所以这些年医改,医院买药,到国家省级层面招标采购,其实药价都下不来。在这些年医改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终于国家出手了,用国家的力量,用量来换价——就是你降了价以后,就进我的医保了,而且我把三分之一的全国市场给你。这样的话是双赢,老百姓得实惠了,而生产药品的企业也保持了合适的利润。我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所谓的仿制药。《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相信大家都看了,其实印度现在确确实实是全球生产仿制药做得最好的,而且仿制药不是假药,仿制药是真正通过评议的、一致性检验的,不仅仅是廉价,实际疗效是一致的。我想大家肯定有兴趣知道,印度怎么能生产出这么多好的仿制药?毕竟要说工业,印度跟我们比差远了。其实我想大家不知道的是,印度是从咱中国学来的。七十年代,它来中国学习,一下就学到了真经——他发现中国人为什么能看得起病,就是自己造药。当时我们就是造仿制药的,过去传统的那些所谓低价药都是国家组织起来仿制的,如青霉素,我们就从“奢侈品药”最后搞成了“白菜价”,一分钱也治。所以印度回去以后,它其实是以国家的力量在推动仿制药的生产。印度的法律不保护专利,但是它保护仿制专利,就是你把这个药仿制出来了,工艺这套我保护你。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创新,但是在药这个行业,它有一个特殊性——一旦药研发出来,如果它是能救命的,但因为经济原因吃不起,这是不人道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是允许强制仿制的,简称“强仿”,但条件是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印度是满足这些条件的,所以跨国公司跟印度打官司打不赢,所以四十年以后,仿制药造得最好的是印度。美国每年一半以上的药都是从印度进口的——美国是最大的原研药发明生产地,而它的老百姓也是吃不起原研药的,因为原研药太贵了,它也从印度进口药。让我们感到很惭愧的是,中国制造打遍全天下(中国现在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几乎什么都可以中国造),但就是制药,以及跟看病连在一起的医疗、器械、耗材、设备,几乎全是进口的——我们药大概70%左右靠进口,器械设备90%多,所以它的价格一定是昂贵的。所以,现在国家来组织,已经是一大进步,只有国家才有这个市场的力量。第一步就是以市场来压价。我觉得这只是救急办法,还是贵,格列卫降一半的话还得一万多,是二百块钱的五十多倍,然而我们目前还没有生产能力。所以第二步,我觉得一定要国家牵头,像牵头谈判降药价一样,下一步应该是国家牵头生产,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可能第一步是仿制药,快一些,然后生产原研药。这个问题也是很好玩的,实际上你看一看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五年规划,生物制药药品一直是中国转型升级的一个重中之重。但是为什么不能落地?这可能是我们要问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点点研究,发现其实它和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结构变化有关。过去是由中国的化工部管整个制药的,有一个牵头部门来落实这个规划,但是现在我们只有一个部,叫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所有的归这一个部在管。我也去问过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没人管;也就是说,我们整个制药工业基本上是靠行业在自我运转,好像缺国家的一只手能落下去。我们的企业太散了,它们没有能力做研究,包括仿制药要造出好的来,也是要做研究的。所以我相信,随着医改的深入,我们国家未来会带量采购,会提升医药工业的集中度。另外,我们的药最多的成本是在流通,这其实是不创造效益的,所以要把流通的成本给挤压掉,让我们的制药企业有更多的利润,这样它才能做研发。仿制药以及原研药的研发,一定是我们未来经济升级中的一个重头,这样的话才能在未来让我们老百姓吃得上好药,而且吃得起好药。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