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2022医疗器械行业半年报盘点总营收净利

发布时间:2024/10/6 13:44:04   

来源

时代商学院

作者

黄祐芊

编辑

孙一鸣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我国医疗健康行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步伐。

截至8月31日,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净利润合计为亿元,双双同比增长超30%。

行业整体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等有何变化趋势?哪些企业成长性较高?哪些企业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哪些企业存货周转率排名靠前?本报告将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超六成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0亿元。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30.02%。其中,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有2家;50亿~亿元的企业有5家;10亿~50亿元级别的企业有30家;1亿~1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72家,占比为63.72%。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经统计,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合计.52亿元,同比增长36.26%;研发费用率均值为10.25%,较年上半年的8.97%微增约1.3个百分点。

3家企业净利率超50%。今年上半年,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净利率均值为18.08%,较年上半年的24.89%下滑约6.8个百分点。其中,净利率在均值以上的企业合计60家,占比为53.1%。净利率在50%以上的企业有3家,占比为2.65%。

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持平。年上半年,家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均值为15.73%,与去年的15.65%基本持平。经统计,各板块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差异较小,医疗设备板块销售费用率均值略高,为17.71%;医疗耗材、体外诊断板块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5.38%、14.45%。

约一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1次。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为4.89次/年,较年同期的5.4次/年有所下滑。其中,合计有12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0次/年以上,占比为10.62%,九安医疗以51.51次/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遥居第一,热景生物(.SH)排名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8.13次/年。

目录

医疗器械行业半年报盘点:总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30%,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一、市场表现:行业指数跑输沪深

二、成长性分析

1.超六成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0亿元

2.体外诊断板块净利润总额增长超%

3.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二、盈利情况分析

1.家企业毛利率均值约为55%

2.3家企业净利率超50%

3.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持平

三、营运能力分析

1.约一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0次以上

2.近四成企业存货周转率低于1次

3.九安医疗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达次

四、展望: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图表目录

图表1:年1—8月医药生物细分领域指数涨跌幅对比情况

图表2:医疗器械行业1—8月涨幅前十企业

图表3:医疗器械行业3月跌幅前十企业

图表4: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前20强企业(亿元)

图表5: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净利润前20强企业(亿元)

图表6: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研发费用率前20强企业

图表7: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毛利率前20强企业

图表8: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净利率前20强企业

图表9: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销售费用率前20强

图表10: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前20强

图表11: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存货周转率前20强

图表12: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前20强

市场表现:行业指数跑输沪深

今年前8月,上证指数(.SH)累计下跌12.02%,深证成指(.SZ)累计下跌20.47%,沪深指数(000.SH)累计下跌17.44%。

按申万二级分类,医疗器械行业指数(.SI)累计下跌23.09%,分别跑输上证指数11.07个百分点、深证成指2.62个百分点、沪深指数5.65个百分点。

对比其他同属医药生物的细分行业指数,医药商业行业指数(.SI)累计下跌10.09%、中药Ⅱ行业指数(.SI)累计下跌23.49%、医疗服务行业指数(.SI)累计下跌24.11%、化学制药行业指数(.SI)累计下跌20.65%。

具体而言,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医疗器械领域合计有家上市公司。今年1—8月,涨幅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澳华内镜(.SH)、明德生物(.SZ)、福瑞股份(049.SZ)、开立医疗(633.SZ)、正海生物(653.SZ),累计涨幅分别为31.66%、31.17%、20.34%、19.45%、12.49%。

鹿得医疗(.BJ)、*ST和佳(273.SZ)、伟思医疗(.SH)、英科医疗(677.SZ)、中红医疗(981.SZ)分别以-59.38%、-56.6%、-53.79%、-53.29%、-50.55%的跌幅排名前五。

成长性分析

1.超六成企业营收规模低于10亿元

据Wind数据,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30.02%。

按细分领域看,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医疗耗材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分别有38家、32家、43家。

其中,体外诊断领域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09%;医疗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10.27%;医疗耗材领域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下滑22.89%。

细分到具体企业,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有2家,分别为九安医疗(.SZ)、迈瑞医疗(760.SZ),营业收入分别达.67亿元、.56亿元;营业收入在50亿~亿元区间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东方生物(.SH)、达安基因(.SZ)、安旭生物(.SH)、乐普医疗(003.SZ)、明德生物(.SZ),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1.11亿元、66.76亿元、59.3亿元、53.34亿元、52.53亿元。

此外,营业收入在10亿~5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30家,占比为26.55%;营业收入在1亿~1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72家,占比为63.72%;另外还有4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低于1亿元,占比为3.54%。

如图表4所示,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营收前20强企业中,头尾企业的经营规模差距较大,九安医疗和迈瑞医疗的营业收入遥遥领先其他企业,榜首九安医疗的营业收入约为榜尾东富龙(171.SZ)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前20强企业中,有5成企业来自体外诊断领域,医疗耗材、医疗设备领域的企业分别各有4家、6家,占比分别为20%、30%。

2.体外诊断板块净利润总额增长超%

净利润方面,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家企业合计实现的净利润总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30.27%。其中,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医疗耗材领的净利润总额分别为.57亿元、96.52亿元、63.16亿元,较年上半年的变动幅度分别为.93%、0.83%、-66%。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各子板块的净利润变动趋势与同板块的营业收入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体外诊断领域净利润总额增速远超营收总额增速,医疗设备领域净利润总额增速不及营收总额增速,医疗耗材领域净利润总额跌幅则高于营收总额跌幅。

具体而言,九安医疗、迈瑞医疗分别以.1亿元、52.9亿元的净利润占领榜一、榜二位置。其次,达安基因、安旭生物、明德生物分别以36.08亿元、28.78亿元、28.35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三、第四、第五名。

净利润前20强如下图所示。经统计,前20强中,有15家为体外诊断企业,占比为75%;医疗设备企业有3家,占比为15%;医疗耗材企业有2家,占比为10%。

按规模看,净利润超百亿元的企业仅九安医疗1家,净利润规模超50亿元的企业也仅迈瑞医疗1家。净利润在10亿~5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10家,占比为8.85%;净利润在1亿~1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45家,占比39.82%;净利润为正但低于1亿元的企业有45家,占比39.82%。此外,今年上半年,有11家企业未实现盈利,占比为9.73%。

3.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医疗器械厂商自主研发,支持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在创新驱动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间接反映出其对研发的重视程度、研发能力及技术实力。那么,今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经统计,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合计.52亿元,同比增长36.26%;研发费用率均值为10.25%,较年上半年的8.97%微增约1.3个百分点。

其中,天智航-U(.SH)、赛诺医疗(.SH)的研发费用率位列前二,分别达84.72%、73.65%。此外,研发费用率在20%以上的企业有奥精医疗(.SH)、微电生理-U(.SH)、康众医疗(.SH)、澳华内镜、普门科技(.SH),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75%、27.26%、22.26%、22.06%、20.56%。

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排名前20的企业中,仅伟思医疗、睿昂基因(.SH)的研发费用较年上半年有所下滑,跌幅分别为7.21%、7.06%,其余企业的研发费用均较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涨幅在2%~%之间。

盈利情况分析

1.家企业毛利率均值约为55%

据Wind数据,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企业的毛利率均值为55.42%,较上年同期的59.83%略微下滑约4.4个百分点。

按板块看,体外诊断板块的毛利率均值最高,达60.7%;其次是医疗耗材板块,毛利率均值为54.04%;医疗设备板块的毛利率均值为51%,与体外诊断板块相差近10个百分点。

具体到企业,今年上半年,三友医疗(.SH)、佰仁医疗(.SH)、正海生物(653.SZ)的毛利率均在90%,稳居前三,分别为90.29%、89.35%、88.31%。此外,迈普医学(.SZ)、爱博医疗(.SH)分别以85.42%、85.23%的毛利率跻身前五名。

经统计,毛利率前20强企业中,有14家来自医疗耗材领域,5家来自体外诊断领域,医疗设备领域的企业仅有1家。

2.3家企业净利率超50%

今年上半年,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净利率均值为18.08%,较年上半年的24.89%下滑约6.8个百分点。其中,净利率在均值以上的企业合计60家,占比为53.1%。

经统计,净利率在50%以上的企业有3家,占比为2.65%;净利率在20%~50%区间的企业有56家,占比为49.56%;净利率在20%以下的企业有43家,占比为38.05%;剩余11家企业净利率为负,占比为9.73%。净利率排名前20的企业如下图所示。

按板块看,体外诊断板块的净利率均值为28.51%,远超医疗器械行业均值;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板块的净利率均值则低于行业均值,分别为15.57%、9.07%。

3.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持平

年上半年,家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均值为15.73%,与去年的15.65%基本持平。其中,销售费用率高于均值的企业有46家,占比为40.71%。

经统计,各板块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差异较小,医疗设备板块销售费用率均值略高,为17.71%;医疗耗材、体外诊断板块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5.38%、14.45%。

综合而言,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净利率均值同比下滑,主要因供应端生产逐步恢复,供应量增多,相关产品售价回落;以及部分高值耗材纳入集采,产品价格下调,导致行业毛利率均值有所下滑。叠加国家鼓励医疗器械企业自主创新,进口替代浪潮下,企业纷纷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导致行业净利率均值有所下滑。随着后续创新产品的落地推出,行业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提升。

营运能力分析

1.约一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0次以上

年上半年,A股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为4.89次/年,较年同期的5.4次/年有所下滑。

按板块看,体外诊断板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高于医疗器械行业均值,达6.54次/年;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板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4.25次/年、3.8次/年,均低于医疗器械行业均值。上述3个板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较年上半年同期皆有微幅下滑迹象。

具体到企业,今年上半年,合计有12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0次/年以上,占比为10.62%,九安医疗以51.51次/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遥居第一,热景生物(.SH)排名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8.13次/年。

其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在4.89次/年至10次/年区间的企业合计有19家,占比16.81%。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4.89次/年以下,数量合计有82家,占比达72.57%。

2.近四成企业存货周转率低于1次

据Wind数据,今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均值为1.48次/年,与上年度同期的1.41次/年基本持平。存货周转率在均值以上的企业有43家,占比为38.05%;存货周转率低于1次/年的企业有46家,占比为40.71%。

其中,体外诊断板块的存货周转率均值略高于行业均值,达1.99次/年;医疗耗材板块次之,为1.33次/年;医疗设备板块的存货周转率均值最低,为1.06次/年。今年上半年,除体外诊断板块存货周转率均值较年度同期有所增长外,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板块的存货周转率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到企业,九安医疗、凯普生物(639.SZ)、安旭生物表现较好,今年上半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91次/年、4.85次/年、4.27次/年。博拓生物(.SH)、五洲医疗(.SZ)分别以3.91次/年、3.9次/年的存货周转率排名第四、第五。

3.九安医疗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达次

今年上半年,A股医疗器械行业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为4.21次/年,较去年同期的3.87次/年略微提升。

其中,仅20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行业均值以上,占比为17.7%;固定资产周转率在1次/年以上的企业合计94家,占比为83.19%;剩余19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在1次/年以下,占比为16.81%。

九安医疗固定资产周转率远高于其他企业,达.94次/年;明德生物、奥泰生物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亦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31.45次/年、20.73次/年。

经统计,今年上半年,体外诊断板块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较年上半年提升较大,从5.14次/年涨至7.56次/年;但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板块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均值较年同期均有下滑,医疗耗材板块从2.29次/年跌至1.8次/年,医疗设备板块从4.47次/年跌至3.47次/年。

展望: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行业法规,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在强化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基础上,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政策环境。

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对于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

这对包括眼科材料类、骨科植入类、血管、心脏介入类等高值耗材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不过,对于创新医用耗材,今年8月24日,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正在研究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机制,在挂网时优化流程、及时响应、公开透明,既降低群众负担,又助力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即国家医保局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同时,国家医保局还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科技和研发投入,鼓励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围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开展临床研究和临床使用试点。

短期而言,这或将缓解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在面对集采时的压力,让企业获得较为明确的市场预期,使创新医疗器械企业重获信心。长期而言,医药集采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将促进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国产医疗器械厂商提升自主研发及创新发展能力。未来,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实现业绩抬升。

行业黑天鹅事件;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竞争加剧等。

(全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2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