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药设备 >> 制药设备市场 >> 新药研究的微生物问题微生物荷载及洋葱伯
来源:石家庄凯瑞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什么是微生物负荷与微生物限度?
生物负载(微生物负荷)是指产品和/或无菌屏障系统上或其中的存活微生物的总数,是多种微生物污染源所产生的微生物总和,这些微生物污染来源包括原料药、辅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生产用水和成品的包装材料等,是一种定量方法。
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测是一个控制项目,涉及到产品最终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种对非无菌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2、微生物负荷与微生物限度有何主要区别?
在生物负载测试中,总活菌计数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而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需要分别对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特定微生物分别计数。
3、微生物负荷与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有何异同?
两者都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适用性方法验证,区别主要在于(1)、试验菌株阳性菌有所不同。都需要使用5种菌株进行适用性试验,但微生物负荷还需要用到需氧菌芽孢(枯草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2)、供试品样品制备不同。微生物负荷需要考虑样品取样,微生物采集方法,回收率一般不超过%,而微生物限度回收率要求一般为50%-%(3)控制菌检查要求不同。微生物限度根据产品物料性质、使用用途不同,控制菌的检查要求不同,而生物负载要求无菌产品中间产品不得检查耐热菌,如有检查需要进行耐热菌沸水测试,D值鉴定,必要时候需要进行菌种分离鉴定。(4)检验结果不同。微生物限度检查需要分别对需氧菌、霉菌酵母菌、控制菌进行计数报告,与产品放行直接相关。而生物负载测定只需要计入总数,与无菌保证水平相关。
4、中国GMP无菌药品附录中有关于微生物控制的相关描述吗?
附录中,第三章第十一条: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第十章生产管理第五十二条:应当尽可能减少物料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必要时,物料的质量标准中应当包括微生物限度、细菌内毒素或热原检查项目。
第五十八条应当根据所用灭菌方法的效果确定灭菌前产品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控标准,并定期监控。必要时,还应当监控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第十四章质量控制第八十条:无菌检查的取样计划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样品应当包括微生物污染风险最大的产品。
5、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负荷应该如何监测?
在《中国新GMP指南:无菌制剂》中:应该依据所采用灭菌/除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热原污染的相关风险,制定灭菌前微生物负荷的控制标准,必要时应制定灭菌前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控制标准。控制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是控制产品热原污染的主要手段。最终灭菌产品一般采用的标准如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灭菌前药液的微生物负荷标准,原则是确保每个容器在灭菌后无菌保证水平达到10-6。微生物负荷标准的制定应有依据和理由,常见的如每ml药液中污染菌不超过lOOcfu(有些企业以单位容器来规定限度),当以体积数制定标准时,针对体积较大的产品(如透析液),需要根据产品规格制定相应的标准。
6、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负荷取样方法、取样量有何规定?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监测的取样应考虑正常生产的整个过程,应基于风险评估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样品,且要充分考虑到产品从灌装到灭菌前的放置时间。
通常灌装后段配制药液储存的时间最长,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增加,应对灌装后段产品进行取样,监测微生物污染水平。如果灌装持续时间较长,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取样的时间和频率,如从每批产品灌装开始、中间及结束时分别取样,取样量一般不少于ml。
7、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负荷批检验频率有何规定?
采用过度杀灭法的灭菌工艺经过风险评估以适当的频次进行监测;采用残存概率法的灭菌工艺,为确保每一单元容器生物负荷符合要求,应当对每一批药液进行监测,同时应根据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监测结果开展污染菌耐热性检查。
8、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负荷测试方法是什么?
参考《中国药典》非无菌检查方法,使用经验证过的检验方法定量过滤药液,若样品有抑菌性,应根据企业开发的方法,对抑菌性进行处理,如采用中和剂冲洗,将此滤膜移至胰酪大豆蛋白胨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在30?35℃培养3?5天,计数。
耐热性检查:对于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监测中发现有污染菌的产品,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疑似存在的耐热菌进行耐热性测试,如沸水测试或D值测定。
8、何时进行微生物D值测定,测定方法是什么?
经确认为耐热菌,可考虑进行微生物D值测定,测定方法有残存曲线法和阴性分数法。具体可参考《中国药典》通则生物指示剂耐受性检查法指导原则。
9、非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负荷如何规定的?
最终除菌过滤前非最终灭菌产品微生物的限度标准一般≤10cfu/l00ml。
10、非无菌原辅料、化学药品微生物控制策略应该如何制定?
建议参考国家局CDE《非无菌化学药品及原辅料微生物限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11、什么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urkholderiacepaci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