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首创证券,李志新)

1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的药物靶点重组蛋白供应商

1.1专注于重组蛋白等生物试剂及相关服务的全球化企业

百普赛斯(.SZ)成立于年,目前主要业务包括提供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靶点抗原重组蛋白及其他关键试剂和相关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药物早期发现及验证、药物筛选及优化、诊断试剂开发及优化、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药物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CMC)等研发及生产环节。

公司先后于年和年分别成立美国百普赛斯和香港百普赛斯,公司开始拓展美国、欧洲及亚洲地区的海外业务。此后,公司国内外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以及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1月,天津康橙投资成立,标志着公司进入产业基金领域,助力后续横向纵向业务发展。

1.2重点布局靶点重组蛋白,并向其他生物试剂及服务延伸

公司核心业务为药物靶点重组蛋白,同时提供试剂盒、抗体等生物试剂以及相关分析检测服务。公司药物靶点重组蛋白品类齐全,产品目录涵盖了从人类到其他常见物种的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抗原和生物标志物,包括肿瘤靶点蛋白、CAR-T靶点蛋白、病毒蛋白、Fc受体蛋白等,同时还提供试剂盒、抗体、填料、培养基等相关产品。公司还提供相关生物分析检测服务,包括分子互作分析测试服务、抗独特型抗体开发服务等。除此以外,基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客户资源优势,建立了licensein/out合作交易平台,助力国内外药物研发项目合作交易。

1.3公司中长期战略清晰

公司中长期战略清晰,以“立足中国、布局全球”为发展目标。公司专注于为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各阶段的基础性和制约性环节提供产品和方案。公司通过继续强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力争在未来2-3年内成为抗体药相关生物医药研发产业蛋白供应商 ;在未来3-5年,更加深入拓展细胞治疗、伴随诊断、临床样本分析和临床用药监控等支撑临床应用的相关产品、技术服务;在未来5-7年内成为靶点药物相关领域第一合作伙伴;在未来10年打造和成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基石企业。

1.4公司股权架构稳定,董事长陈宜顶为实控人

董事长和创始人陈宜项为公司实控人。陈宜顶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合计35.06%股份,第二股东苗景赟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合计8.99%股份,与陈宜顶为为一致行动人,双方出现意见分歧时,以陈宜顶意见为准。

董事长陈宜顶先生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年7月至年4月,担任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细胞培养研究院;年5月至年4月,担任香港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开发科学家;年5月至年2月担任赛默飞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物工艺应用科学家。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1.5公司经营业绩持续高增长,净利润率大幅提升

公司营业收入从年47.2百万元增加到年.3百万元,年复合增速为73.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百万元,同比实现59.3%的高增长。

公司归母净利润从年6.5百万元增加到年.9百万元,年复合增速为.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百万元,同比实现56.5%的高增长。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从年5.5百万元增加到年.7百万元,年复合增速为.8%,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4百万元,同比实现49.4%的高增长。

公司费用端大幅优化,销售费用率从年高点33.9%下降到年14.5%、管理费用率从年18.0%下降到年的8.1%,从Q1-Q3数据看,期间费用率略有反弹,管理费用率上升到10.3%。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大幅攀升。毛利率从年的91.7%上升到年的91.9%,净利率从年的13.8%上升到年的47.0%,从Q1-Q3数据看,净利率下降到43.8%。

重组蛋白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海外收入占比高。-年重组蛋白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8.0%、96.3%和89.3%,占比较高。其中,年占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检测服务及其他产品收入增长所致。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以及海外销售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司境外销售收入维持高速增长,-年CAGR为68.1%,境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更高,-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2%、62.9%和67.9%。

新冠相关产品收入稳中向好,非新冠业务持续高增长。年,公司新冠病毒防疫相关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为72.7百万元,占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9.5%,扣除新冠病毒防疫相关产品收入后,公司年营业收入为.6百万元,仍大幅增长68.1%。预计公司年非新冠病毒防疫相关产品收入为.3百万元,同比增长73.0%;新冠病毒防疫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为92.0百万元,同比增长26.5%。

2生物科研试剂持续繁荣,重组蛋白前景广阔

2.1生命科研试剂持续繁荣,行业利好政策不断

2.1.1全球生命科学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品商业化的速度加快,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实现稳步增长,从年的6亿美元增加到年的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

国内RD和生命科学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由年的7,.6亿元增长到年的2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3%。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迅猛增长,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8%,增速远高于全球6.7%的复合增速。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也仅次于美、欧,全球占比达到8.3%左右。

RD经费投入从活动主体上来看由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组成,其中企业是RD经费投入绝对主力,年占全国投入占比77%,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占比为21%。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资助项目“高校院所实验试剂需求分析与管理研究”基金项目调研发现,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支出约占政府隶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20%-25%左右,如果保守按20%计算,全国仅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试剂及耗材市场规模在亿元以上。

2.1.2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科学服务行业

在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科研试剂定位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长期以来,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科学服务行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该行业快速发展。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到“年要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国产科研用试剂研发、应用与示范,研发一批填补国际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用试剂,不断满足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端检测领域的需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适应生命科学新技术发展的新仪器和试剂研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提出“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试剂和高端高纯专用试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1.3生物科研试剂品类繁多,主要包括分子类、蛋白类及细胞类试剂

生物科研试剂主要包括分子类、蛋白类以及细胞类试剂三大类。分子类主要是核酸类试剂,主要用于核酸类相关实验例如PCR扩增和DNA测序中涉及到的各种工具酶、底物等,近年来核酸药物、细胞基因治疗、PROTAC等新领域的发展赋予了核酸类试剂新的应用场景,除了可以作为研究工具被用于相关领域研究,还可以作为治疗药物的关键原料。蛋白类试剂主要是指围绕蛋白质大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类型,包括重组蛋白试剂和抗体试剂等。细胞类试主要是指围绕体外细胞进行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试剂,包括特定的细胞和用于细胞培养、转染、检测凋亡、裂解细胞的产品或试剂盒等。

2.1.4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增速显著高于全球。从全球来看,生物科研试剂市场的整体规模预计将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CAGR为7.5%。相比国外,我国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发展较晚,但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整体规模预计将从年的72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CAGR为15.3%,增速远高于同期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

从生物科研试剂分类上看,核酸类试剂占比较大。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按市场规模大小排列分别为核酸类试剂(69亿,51%)、蛋白类试剂(40亿,29%)、细胞类试剂(27亿,20%)。从蛋白类科研试剂市场分类上看,抗体试剂占比较大。中国蛋白类科研试剂按市场规模大小排列分别为抗体试剂(27亿,68%)、重组蛋白试剂(9亿,22%)、其他(4亿,10%)。

2.2重组蛋白试剂需求旺盛,国内企业快速崛起

重组蛋白试剂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产等环节。重组蛋白试剂产业链由上游试剂、设备、耗材及包装材料供应商,中游生物试剂生产商,下游的应用领域包括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等,最终用户覆盖了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及科研机构。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生物药的研发及生产阶段,但随着生物药进入药品上市及临床应用等环节,公司产品可进一步延伸到病人的伴随诊断环节等应用。

全球重组蛋白试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高速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分析及预测,全球重组蛋白试剂市场从年的33亿元增长到年的9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2.9%;中国重组蛋白试剂市场因国内生物药研发起步较晚,年仅为4亿元,预计年增长到1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8.9%,增速显著领先全球平均。

我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国内厂家起步较晚,与海外龙头公司相比仍有差距。海外龙头公司业务起步于21世纪前,通过多年的研发以及收并购形成了具有高质量和高数量的产品库,影响力、客户数量和收入随之同步提升。国内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产业化的生物药研究起步较晚,从研发能力、质量、产品数量尤其是中高端产品与进口龙头厂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公司凭借着近些年生命科学行业的高速发展,奋起直追,与海外龙头差距不断缩小,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逐渐被国际市场认可,年例如百普赛斯,义翘神州等企业凭借自身产品在全球抗击新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除去新冠产品收入,与海外龙头公司的收入体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重组蛋白试剂国内行业集中度不高,国产替代率空间大。从年中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数据看,CR5不足50%,行业集中度较低,国产尤其是本土头部企业市占率均不到10%。随着近年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本土企业科研能力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业务水平的进步,国产生物科研试剂有望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打破进口产品主导的行业局面,形成进口替代。

3聚焦药物靶点重组蛋白,打造国际化品牌

3.1依托核心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优化同步进行

3.1.1持续积累拓展核心平台技术

深耕积累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储备合理规划。公司作为一家专业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的企业,通过多年积累,自主研发了高表达宿主与载体、高密度细胞培养、蛋白制备及制剂、蛋白衍生修饰标记、高整合性蛋白分析技术、膜蛋白表达技术6大技术平台,并持续迭代优化现有技术平台。同时,公司积极进行前沿技术研发与储备,已拥有淋巴细胞培养基技术、蛋白质结构功能定向设计技术、多因子免疫分析平台技术、胶体金平台技术等多项储备技术。

3.1.2生产能力高效

公司可平行、高效地进行多产品的生产。在产品生产方面,公司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瞬时/稳定蛋白表达系统、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蛋白表达系统和原核细菌蛋白表达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可诱导表达技术、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和重组蛋白瞬转以及稳转高表达载体等提高了细胞表达量和稳定性,优化了细胞培养工艺和培养基及补料生产技术,设计了大体积、高通量的细胞培养系统,可以平行、高效地进行多产品的生产。

3.1.3质量控制优异

质控体系完善,多种检测方法并行。公司建立了严格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了多项国际标准认证,多个产品得到美国FDA药品主文件(DMF)备案确认;保证了公司能够持续推出应用于药物研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高质量的、高批间稳定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药物研发及生产的严格标准,提高药物研发及生产的成功率。重组蛋白在多个质量指标中,活性是最关键及最基础的质量指标,若该质量指标无法达标,则该蛋白无法使用,百普塞斯分别采用ELISA、SPR/BLI、细胞检测等多种方法衡量细胞活性,使重组蛋白实现在多个维度的检测方法下达标,活性质量更容易被客户取信。

3.1.4具备高难度膜蛋白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

公司具备高难度膜蛋白产品开发能力,多个产品实现上市。公司深耕HEK细胞表达生产技术,成功研发一系列HEK困难表达蛋白和全长人细胞膜蛋白,并显著提高重组蛋白表达分泌水平能力。公司已上市市场稀缺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公司带来持续受益。

3.1.5产品应用检测数据具备优势

公司应用检测数据较业内可比公司更为丰富,有效降低客户实验时间和成本。产品应用检测数据维度是指客户不同应用场景下以及同一应用下不同检测方法的相关检测数据,是产品质量指标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纯度、活性、均一性、批间一致性等。客户对于检测数据丰富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