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志强|湖南报道受国产替代风口影响,国内医药装备行业正实现逆势增长。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制药装备行业成长出了一批以楚天科技(.SZ)、东富龙(.SZ)等为代表,具有较强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制药装备厂商。当下,国产制药装备升级进程已经开始,以楚天科技和东富龙为首的国产制药装备企业持续研发投入,产品性能和产能扩展都在提速。就在今年7月13日,医药装备龙头之一东富龙的32亿元定向增发获批,市场分析称,这将增添东富龙在产能建设、工艺技术的发展势能,公司的品牌和市场份额也将水涨船高。一医药装备企业生产的西林瓶高速智能包装生产线“对医药装备企业来说,此次疫情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国内医药装备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性能已与欧美接近,这两个因素叠加让身处赛道的企业抓住了机会。”9月2日,医药装备龙头楚天科技董秘周飞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接下来,下游制药行业需求将推动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更高的产能需求带来更多的装备需求,行业将由周期性向成长性转变。医药装备巨头疯抢占市场份额近年来,为保持竞争优势,中国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靶向药、生物大分子等新兴治疗方式的不断出现,为上游制药装备市场带来新增量。海通证券研报称,年,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达到28个,是年的两倍多,这为制药装备行业的需求扩大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制药装备行业利润增速维持在10%左右,行业龙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则更高,医药装备行业的赚钱效益引发市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312.html